千年应县木塔修缮方案久拖未决 塔身扭曲加剧
据新华社专电 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问世已有近千年,然而这座稀世珍宝却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煎熬:木塔身患重疾,内外交困,却因修缮方案久拖未决而难得救治。24年来,木塔的修缮始终只是一个话题。
现状
塔身扭曲日渐加剧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北部应县境内,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米高的木塔上下连接没用一颗铁钉,全部架构均由卯榫咬合而成。身重达7000吨却无地基,尤令人称奇。
文物古建专家告诉记者,木塔千年不倒,得益于它的“刚柔并济”。
“古塔内有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也有富有柔性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设计。”文物古建专家、原山西省文物局总工程师柴泽俊说,在这座高60余米的佛塔内,竟能找到60多种卯榫咬合、50多种斗拱设计,堪称世界木结构建筑典范。
然而,上世纪30年代以来,受结构变化、战乱及年代久远等种种因素影响,这座千年木塔出现了塔身扭曲现象,此后日渐加剧。
柴泽俊分析说,木塔2层到5层窗户上原来都是用“斜撑子”撑起来的,上面抹着泥,用于保护斜撑子不变形和不受风吹日晒。但在上世纪30年代,当地和尚把泥拆掉,斜撑子去掉,换成现在的窗户,导致了结构的不稳定性。
“木塔的情形一年比一年糟糕,肉眼都能看得见。”应县木塔文管所所长马玉江说,塔身已经严重扭曲变形,有几百处残损的地方需要加固,若是遇到地震或狂风后果堪忧。
随着塔身变形,应县木塔由原先对游客开放到第二层,现在只允许在一层参观。
进展
修缮成了“烫手山芋”
记者采访得知,就是这样一件稀世珍宝,其修缮却因种种原因搁浅。
为保护木塔安全,从1989年起,我国就开始研究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199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山西省应县木塔维修工程领导组”,木塔大修工程启动。但直到1998年,维修方案仍迟迟没有出台。
2002年6月,全国7位院士和其他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太原,这次全国性的专家会议基本敲定,对木塔施以“抬升修缮”的方案。当时旁听的国家文物局领导要求,意见修改后尽快报送国家文物局。但后来由于国家文物局领导换届,新领导要重新了解情况,听取专家意见,修缮一事再次搁浅。
“在那次会上,木塔地基及周围地基的勘探、残破情况测量、应力试验、抗风抗震测试等的研究分析结果,都已经非常详细、清楚。”柴泽俊说,2003年,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院从山西省文物局手中接管了修缮资料。又是10年过去了,木塔修缮依旧没有消息。
也许是因为木塔非同一般,它的修缮也就成了烫手山芋。
修缮搁浅,申遗升温
虽然木塔大修迟迟未能落实,但各方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事却很是热衷。目前,应县木塔申遗文本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文物局,2012年11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据了解,申遗的认定标准中,“原真性”非常重要。当地文物工作者担心,万一修缮留下遗憾,世遗组织专家将对木塔提出质疑。
“应县木塔申遗本身无可厚非。”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说,应县木塔的历史建筑地位在世界上都是公认的,早就应该有这样一个“名分”。
但是,应县木塔身患重疾已达20多年,很多专家却以“不能轻易动它”、“不敢拍板”等原因搁置修缮,阮仪三认为这是无能和不作为的表现。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签署的《奈良宣言》就有很多合理保护的建议和例子,只要肯下工夫,资金投入有保障,把应县木塔修缮好应该不成问题。
阮仪三说,申遗在一些地方被看成是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发财”和“升官”的敲门砖,都想得到这顶“桂冠”,很功利。但旅游经济的发展应该有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比如说硬软件是否能跟得上,不能一味依赖门票收入。
“申遗工作再重要,也不能耽误了实实在在的修缮保护工作。”柴泽俊说,“应县木塔的修缮不能再等。十年前掌握传统工艺的修缮专家和工人多已退休、年迈,若还不去做,再过十年二十年,这样的技术、科研力量更不好说。”老专家们呼吁各方齐心协力,尽快对木塔进行修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