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世纪塔坡庙重开 禅城大规修缮文保建筑

时隔半个多世纪,修缮完毕的塔坡庙将于明日农历六月初六“塔坡(公)诞”重新开放。庙内是否重塑佛像,目前管理方仍待征求街坊意见。

位于禅城区京果街的塔坡庙,为东晋蹋宾国僧人达毗耶舍“结茆讲经”的塔坡岗“经堂”旧址,相传此山岗因唐贞观二年(628年)曾出土经堂的铜佛三尊,于是得名“佛山”,因此坊间有“未有佛山,先有塔坡”之说。

1960年代,即有“庙祝公”入内居住,而后辗转多人住过,塔坡庙的祭祀功能弱化,在“文革”期间完全消失,1998年,塔坡庙被列入文保单位,一直荒废至今。今年5月份,禅城区政府伺启动修缮工作,历时一个多月,古庙重现昔日容颜,恢复清嘉庆年间的原貌。

[Description]-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位于禅城区京果街的塔坡庙荒废多年后重新开放。通讯员禅师供图

“这是60年代后,再次重新开放,真人让人欢喜”,在塔坡庙附近街巷长大的老街坊麦德楷很期待。

虽然经过大修,但就周边环境看,塔坡庙对外开放的条件并不算成熟,至于开放以后该承载什么功能,是否重塑佛像,不少街坊仍有疑问。

昨日,禅城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希望开放以后多听取街坊意见,为挖掘‘初地’的内涵多做功课”,至于是否重塑佛像目前还在理论论证阶段,市民可多提供建议和线索。

塔坡庙档案

目前的塔坡庙,主要由清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而成,规模极小,通面宽仅4.58米,建筑面积不足42平方米,分为头门和正殿两进,马鞍式风火山墙,梁架为硬山搁檩。庙前为一口古井,相传是唐代始建时所凿,井泉清冽,永不枯竭。在井台旁的屋墙上,原镶嵌有唐贞观二年的“佛山”石榜及“佛山初地”、“牧唱遗风”石匾等遗物。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