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中国大遗址保护形势严峻

“当前,我国大遗址保护令人痛心!”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大遗址保护论坛上说,随着我国各项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在许多地方以经济发展为重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压力非常大,形势非常严峻。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和文化价值突出的文化遗址,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史迹主体。国务院先后公布了6批2351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古墓葬达710处,而基本符合大遗址标准的遗存为583处,占总量的1/4。

王巍说,与10年前相比,中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已有较大进步,一些项目投入的保护经费数以亿计,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部分地方的领导干部对包括大遗址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认识不足;各类遗址和重要遗存保护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仍有待改进;在如何结合各地实际,处理好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城市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上,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等。

据介绍,我国大遗址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城市遗址上人口密度过快增长所造成的新建破坏;低层次的政府官员对大遗址文化价值的认识错位或不到位所造成的政策性破坏;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大遗址的影响和破坏;不科学、不合理地利用大遗址和无度的商业、旅游业开发的破坏;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相对落后以及财力不足等。

而目前中国对大遗址的保护方式主要是回填保护和现状保护两类手段。

“各级政府应将大遗址保护与地区整体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促进大遗址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使大遗址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王巍说。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