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拆民国建筑:开发商不接电话负责人关机
《金陵台妙高台建筑:“缓拆令”下惨遭强拆》追踪
称感到痛心,将公布规划处理意见
昨日,新快报在A04/A05版就诗书路民国建筑被强拆事件刊发了《金陵台妙高台建筑:“缓拆令”下惨遭强拆》的报道。昨日下午广州市规划局对此事作出回应,对诗书路民国建筑被强拆表示强烈的谴责。市规划局正制定规划处理意见,稍后将公布。
市规划局表示:对该栋专家认为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民国建筑被拆毁感到痛心。市规划局一直强调要保留诗书路民国建筑,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面,该建筑也是不能拆的。市规划局为保护诗书路民国建筑,从规划编制、立法、行政协调等方面一直在做大量工作。
追访
开发商代表不接电话拆迁单位负责人关机
昨日上午,新快报记者联系上了与规划部门谈判的开发商代表黄女士,她先是表示不知道民国历史建筑金陵台、妙高台被拆毁的情况,又说:“我会把情况向领导汇报,然后给记者一个电话解释。”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信息,记者再拨打她的电话,黄女士也没有接听。
新快报记者前天也曾联系拆迁单位负责人阮先生,阮先生先是说自己已经不负责该项目了,具体情况不知道,而后又表示:“我现在在外边,需要了解一下情况,明天再给你电话,作一个说明。”但截止到发稿时,记者不但没有接到阮先生的电话,再打电话阮先生也不再接听。
光塔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介绍,不仅是你们记者,我们街道办,包括规划、国土部门都在拼命打电话找他,先是不接电话,后来都在关机,看来是躲起来了。
网友
没有严格的问责说什么都没意义
昨日新快报的《金陵台妙高台建筑:“缓拆令”下惨遭强拆》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愤慨,齐声谴责这一罕见的强拆历史建筑事件。
国内主要新闻网站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及包括新浪、网易、搜狐在内的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全文转载新快报的这一报道,新浪等网站更将报道放置国内新闻的头条推介,评论多达三千多条。表达了公众对历史文化被人为湮灭的强烈愤慨与关注。
新华网在转载这一报道的同时,更在同一页面播放广东卫视早新闻节目《广东早晨》中介绍新快报报道内容的片段,主持人抨击说:“广州除了高楼大厦和粤语之外,你拿什么证明这里还是广州。”
网友纷纷抨击这一破坏广州历史文化的恶劣行径。
网友声讨
@AUPer:这种开发商应该直接判逐出广州市场。不能让强拆得逞。当然,还要依据文物保护法,对责任人和企业进行刑事或行政处罚@玩摄影的断界:没有严格的问责,说什么都没意义
@剪一窗风雨[广东深圳]:看看欧洲的古堡再看看我们的历史建筑!不堪回首啊!
@海龙湾姚姨[香港]:一定是后台很硬的开发商,敢来个霸王硬上弓。发生这样的事件,有关职能部门甚至市政府应该有所回应。
@万庆涛[广东广州]:没有历史文化建筑,广州要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就成了一句空话。
@梦的彩虹桥[广东广州]:破坏历史的人,就是历史的罪人!
@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有必要尽早公布现已普查过的历史建筑的名单,确定一条关于疑似需保护的历史建筑的前期保护方案,不能再让不法的开发商有可乘之机。
@古粤秀色:我相信选择全民休假时分拆除,是有预谋!想逃避一切监管。市区部门一直态度都是保护的,多次沟通都是谈到利用开发,根本没有想到过被拆,期待进一步查证!本次事件关键是:专家已论证,相关部门也发文,都不能保护住。这是对广州历史建筑保护的一次强烈冲击。思考,日后历史建筑保护的路,该如何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