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文物配件失踪 暴露管理漏洞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昨日证实,有5件器物类文物的附件“未现”。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未现”的原因有待查明,但5件文物的附件不翼而飞是事实,暴露了台北故宫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
评论摘编如下:
台北故宫博物院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零失窃率可能要被打破了。昨天院长冯明珠证实,有5件器物类文物的附件“未现”,可能在过去“改箱为柜”计划实行时,文物的附件或残件藏在某个箱子内而尚未找到。她还强调“文物配件遗缺无损主件价值”。看来,在台北故宫眼里,附件缺失并非大事。诚然,评估文物价值,台北故宫是权威,外界无可置喙,而“未现”的原因也有待查明,但5件文物的附件不翼而飞是事实,暴露了台北故宫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
台北故宫自1949年落户台北以来,保安严密有如滴水不漏,没有出现过失窃事件,但曾发生过文物意外遗失。院藏重要文献《满文原档》中的一页“女尸图”于1969年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当时台北故宫准备把《满文原档》发行成书,因内部没有数字扫描装备,只好送出外面拍照印制,但拿回时却发现“女尸图”不见了。据台北故宫职员估计,当时岛内风气保守,社会上根本见不到裸女图,所以被好奇心者偷走了。自此之后,台北故宫规定所有文物拍照都须在院内进行。另一件离奇消失的“文物”,据说是一包新疆进贡的湖盐,盐因年代久远挥发了,只剩下包盐的纸。2007年还传出台北故宫镇院之宝“翠玉白菜”和“肉型石”缺损,后来虽澄清为作品拟真而造成误会,但“立委”们仍要求进行全院大清点。台北故宫遂于2008年10月展开赴台以来第3次文物清点工作,直至去年4月才完成,虽然文物总量与上一次相符,但发现部分附件缺失。
据悉,台北故宫共收藏了超过69万件文物,为清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60多年来只进行了3次清点,每次耗费数年之久。虽然故宫院长每年组织抽检1400件到1700件文物,但抽检率过低,倘若有文物遗失,恐怕未能及时发现。岛内有媒体指出,从“销赃”的角度来看,大型文物或文物主件因登记在册,脱手不易,不容易成为监守自盗或顺手牵羊的目标,但配件等小东西就相对简单许多,毕竟也是不可多得的古物,在收藏家市场有一定价值。
失踪的几个文物附件,相较于台北故宫充沛的珍贵藏品,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台北故宫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查明真相,到底是“云深不知处”,还是有人监守自盗。否则,这次“未现”的是无损主件价值的小附件,但难保下次“未现”的可能就是价值连城的主件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