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工地发现大量清代钱币 引市民疯狂挖掘

苏州黄埭方桥路一高架下的工地日前被发现大量古钱币,引来了附近居民的疯狂挖掘。据透露,现场至少有近千枚古钱币被人挖走,警方赶到时,前来“寻宝”的人骑上电瓶车一哄而散,最后只有数十枚古钱币被带回了派出所并转交苏州考古研究所。

 

工地挖出四种清代钱币

据了解,相城警方于11日下午6点左右接报并赶往现场,然而有附近居民称当天早晨8点左右即有人在现场行动起来,用手挖、用小铲子刨……更有甚者,一名收废品的男子竟拿来金属探测器,半小时就挖走数十枚。一整天下来,土块中的古钱币越来越少。

苏州考古研究所考古领队张铁军告诉记者,从警方收回的古钱币来看,此次发现的主要有4种,年份最早的是“乾隆通宝”,最晚的是“咸丰重宝”以及“先锋通宝”“道光通宝”。“它们的确是清代古钱币,是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并且对于研究清代的钱币铸造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但从经济价值来看,不是特别珍贵。”张铁军对此的解释是,清代古钱币的存世量比较多。

可能来自观前乐桥一带

不少苏州市民还有印象,两年前,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在建设时曾于观前街乐桥一带挖出4吨古钱币,记者获悉,由于体量巨大,这批古钱币至今还在文物部门进行清理和分类鉴定。“这次和上次的不一样,上次出土的都是西汉到北宋年间的古钱币,历史久远,其文物价值也非同一般。而这次的都是清代的古钱币。”张铁军介绍,这一次古钱币出土的地方已经是“第二现场”,埋藏这些古钱币的土块有可能也是从观前一带轨交施工区域运过来的,从土质看多为淤泥且年代久远,因此很有可能是出自一口深井下。

“我工作以来印象中还有一次发现古钱币也是在乐桥一带。”张铁军回忆称。“清朝时期,观前区域经济较发达,富商们都会在那里。有可能是太平天国时期,富商们躲避战乱又嫌铜钱太重无法带走,从而抛弃在井中,打算哪天再回来捞起来,但他们后来就再没回来了。”

呼吁

制定政策鼓励保护文物

“地下文物归国家所有,应当得到市民的爱护,但出土文物被占为私有的情况并不少见。”面对古钱币一发现便遭哄抢,张铁军无奈地说,按规定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类似情况应及时停工并上报文物部门,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他认为,在呼吁市民建立文物保护意识的同时,也应当呼吁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或制度鼓励市民参与保护文物。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