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桥一历史建筑险遭强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遭遇强拆的青山桥老建筑一角

1月2日上午,居住在常州青山桥附近的多位市民打来电话,称有工人正在对位于青山桥的历史建筑进行拆除,记者赶到现场时,青山桥的历史建筑已经被拆除了一部分。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发现得早,该举动被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了,该建筑幸免于难。文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常州历史建筑保护困难很多,亟需加以重视。

一群民工来了就拆

遭遇强拆的建筑位于青山桥63号和69号,记者赶到现场时,这座外表看上去已经很破旧的建筑残缺不全地立在废墟中,其靠马路的部分已经被拆掉了,周围全部是零零落落的砖头,一幢幢正在新建的住宅矗立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机器的轰鸣声也时不时传过来。

当地的居民激动地说:“早在2007年10月,常州市文物普查小组对位于常州市青山桥的这处清末民初的历史建筑就进行了现场勘察,提出保护。但是2日上午,突然就来了一群民工,七手八脚地拆了起来,拦都拦不住,看得人痛心不已。”

老建筑中西合璧

一直待在现场的常州市文管会修缮工程指挥部高级工程师、总监唐三祥告诉记者,该古建筑是清末民初建筑,坐落在临清会馆旁,去年若不是几个“钉子户”坚持不搬,可能早就被拆掉了。现在想拆除的人又卷土重来了,还好现在保住了大部分。据介绍,该建筑距现在大约120年左右,座落在临清会馆旁,建筑体量比较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古建筑内砖系门套清晰可见,梅花格长窗错落有致,民国初年时曾进行过“欧式装潢”,目前马头墙、内部木质结构保存较完整,是常州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之一。

将移交给文管会

记者就是否拆除该处历史建筑采访了常州市建设局的市政工程管理处,一位姓夏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初文化部门提出需要保护这个建筑时他们就很慎重,周围全都拆完了都没拆它。他们已经在当天下午两点多联系了文管会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现场,现在已经将该建筑的门窗用砖块堵了起来,并将周围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然后移交给文管会,由文管会全权处理。记者随后将市政工程管理处的意见反馈给文管会,唐总监听说后连称,他到现场时看见有工人正在拆除,市政工程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赶到后才制止住。

古建筑保护迫在眉睫

尽管常州已经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实际保护历史建筑过程中却经常遇到困难,一些建筑也因此遭到损坏。常州文管会办公室支部书记杨玉敏也表示,知道位于青山桥附近的历史建筑遭破坏后非常着急,毕竟建筑体量如此大的历史建筑在常州并不多见,现在常州正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些本应受到保护的文物就更应重视,如果将其拆除,那将是极大的损失。他们早就将该处建筑申报到市政府,希望其能成为市级文保单位。“其实保护文物并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其他部门也应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合作保护遗存下来的历史文物,有些地方修葺之后能成为景点,供市民观赏,为城市增辉。”杨书记满目期待地说。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