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物爱好者4万里“寻访”抢救古建

“爱塔传奇”的博客里一张张或残破、或倒塌、或被变卖的文物古建图片,让人触目惊心。博主累计行走2万多公里,钻山沟、访村落,呼吁人们抢救古建。

“爱塔传奇”是唐大华的网名。做电脑生意的他从小就是一名古建爱好者,为了能一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芳颜,他于2010年8月首次从山东来到山西。

“这里是中国古建艺术博物馆,作为一名爱好者,不到山西非好汉啊。”唐大华说。

山西是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总量多达28027处,其中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这些品质超群的古建连同附属的彩塑、壁画等,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古建筑标本体系。

然而,这些木结构建筑的保存现状却引起了他的担忧。“情况非常不好。”唐大华说,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参观了三、四百处古建,其中半数以上都处于失修的状态,有一小部分得到保护的,也是村民自己维修的居多,一眼就能看出来。

寻访了3次后,唐大华开始在自己的微博和博客上写“访古日记”,图文并茂地展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引起网民强烈反响。

“国保新绛三官庙成水暖店,省保屯留崇福院神秘消失,金元风格沁水玉清宫山门完全倒塌,榆次六台村清代戏台被卖到了广东……越看越让人心痛,非常惋惜。”唐大华说。

为了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除了在网上发表微博外,他还给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以及地方政府写信。

2012年4月份,国家文物局集中给他回复了一次,表示会将他推荐的项目纳入督办。山西省在2012年给长治拨款800多万元用于文物抢修。

令唐大华感到欣慰的是,2012年11月份他又来山西参观时,发现15座古建筑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缮。

他举例说,长治市长子县布村玉皇庙他前前后后寻访了12次,这次看到其前殿已经搭建了防雨棚,感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唐大华说,“发现一座破损古建,然后经过反复去参观,反复呼吁,终于有一天有人修缮了,这种感觉就像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很有成就感。”

两年半来,43岁的唐大华单人单车,风雨无阻。“能救一个是一个,未来任重道远。”唐大华说,虽然已经来山西10多次了,但这绝不是终点。

责任编辑:xw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