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标语颜色快褪尽 文物保护要量“度”而行

近日,大田乡岭下汤村的太平天国标语快褪尽一事,引起了广大网民和相关部门的关注。12月26日,记者来到岭下汤村,在老书记汤有田的带领下寻找这块标语。
太平天国标语颜色快褪尽
阴雨天,村子小路易滑难行,穿过长长的窄巷后,记者一行终于来到了标语所在的院落。院前的铁门半开着,形同虚设;四周墙面脱落,色彩陈旧;院内杂草丛生,肆意疯长……靠墙的一面立着亭子,亭中立着石碑,上刻“武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标语”等字样。碑后墙上的长方形玻璃框内,只能隐约看出“长”字上半部分,“毛”字的一部分和“杀”字的下半部分。读了玻璃框下方关于太平天国标语的介绍,记者才知道原来框内标语自右往左横书,内容为“长毛杀妖多多杀”。
介绍中说,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部进攻岭下汤村,遇到村中地主武装阻挡。一位村民听说太平军是锄恶救贫的好队伍,就自愿为太平军带路,打败了村中地主武装,攻破后太平军用本村七个地方豪绅之血,在墙上写下了这七个字。1979年,县政府修葺亭子对这块标语进行了保护。1981年,太平天国标语被正式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虽然标语用玻璃框罩着可以避免紫外线的照射和人手触摸,与空气相对隔绝,但是山区湿度大,也造成玻璃框内透气性不好的问题,常年下来,字迹泛潮,变得越来越模糊。
文物保护要遵循最小干预原则
县博物馆副馆长薛骁百告诉记者,文物保护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不能擅自用颜料、油漆等对褪色、剥落的文物重新描摹,否则就是破坏文物,不仅失去文物保护的意义,而且违反相关法律。而太平天国标语是用人血写就的,更为特殊。
“我们可以把过去拍摄的标语照片放大,提供给人们参观,但这样做仅仅只是为了达到看清楚的目的。”薛骁百表示,文物保护要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每一次对文物的修缮其实都会减少历史信息。如果把墙上刻有这七个字的部分割下来存于博物馆,这样做也许可以延缓字迹消逝的速度,但如果把这一历史印迹迁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就会少了很多对于当时事件的遐想,保护就会变成破坏了。
文物的存在是要传达真实的历史
汤氏宗谱有载“清咸丰辛酉年(1861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部进攻岭下汤。汤氏族人集义民设寨栅保乡里,终不能守,太平军进村纵火,‘室宇十舍九焚’,村社为墟。”详细记录了太平军曾经攻打岭下汤村的事实。
对于保护太平天国标语一事,薛骁百告诉记者,“文物的存在是要传达真实的历史。太平天国标语,比停留在记忆、宗谱中的文字更加具有感染力,有力证实了历史事件的发生,给我县历史文化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文物保护必须要严谨,所以我们现在只能用一般辅助性手段对标语周边环境进行治理,通过清理杂草、修筑披檐、粉刷墙面等方式,尽可能延缓其消失的速度,延长文物的寿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