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文物急剧下降
2011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发布
回流文物急剧下降
日前,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国家文物局、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发布《2011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其中高价作品结算与海外回流文物急剧下降成为关注的焦点。
高价作品结算困难
报告中称,2011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共581件,成交额总计136.25亿元,较2010年增加54.71亿元。截至2012年4月15日,581件(套)作品中,已完成结算的作品仅有261件(套),结算货款51.50亿元;而未完全结算的作品有86件(套),涉及货款25.94亿元;未结算的作品达234件(套),涉及货款58.81亿元。
在文物艺术品拍卖业不断增长的背后,拍卖企业越来越受到买受人拖欠货款或根本性违约的困扰,现已成为拍卖行业发展的第一障碍。业内人士认为,高价作品结算困难还有一部分因素是与艺术品的高价炒作、价格水分大有很大关联。美丽道艺术空间总监张英剑认为,还有一些因素如买家没有理性的判断,对艺术品价值与价格的客观价值有限,拍卖法律不健全等。
回流文物急剧下降
自1992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恢复发展以来,通过拍卖途径回流的中国文物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国宝级作品被国内各大博物馆购藏。报告中称指出,2011年,全国回流文物标的共计18755件(套),成交15315件(套),成交额为58.79亿元。
海外回流文物成交率和成交均价普遍较高。2011年,回流文物成交率高达81.66%,远远高于55.16%的市场平均成交率,并且成交均价达到38.39万元/件(套)。另外,在581件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中,来自海外的就有142件(套),共成交28.14亿元。而受制于现阶段我国文物艺术品进口交易税政,2011年与2010年相比,拍卖领域回流文物件数减少5585件(套),成交额减少14.02亿元,所占的市场份额也相应从20.00%下降到10.62%。
业内人士认为,国外拍品有限,随着国内拍卖行的多年征集,难度自然越来越大。同时,海关风波也使得拍卖行征集海外拍品更加谨慎。张英剑认为,中国国外的艺术机构越来越注重中国艺术品的交易,纷纷在本地拍卖中国艺术品,也使得征集回流作品的难度加大。近些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拍场上一些拍品打着回流文物的旗号,真假虚实也是值得警惕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