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为古老洞窟“减压”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的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于近日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这项工程将利用现代数字化展示技术,改变传统的石窟参观游览方式,为古老的洞窟减压,达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告诉中新社记者,这一游客服务中心在2013年投入使用后,通过数字电影等方式展示的敦煌历史、文化和艺术,会给游客认识和了解敦煌文化遗产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届时,“数字敦煌”将会成为来此的游客们最为期待的内容。

罗华庆说,该中心不仅能满足游客多方面信息需求,旅游旺季的大量游客带给莫高窟的巨大压力也会得到缓解。通过数字展示技术,游客不仅能身临其境观看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满足因人而异的参观需求,还可全面了解莫高窟乃至整个敦煌历史文化背景。

据了解,莫高窟保护目前面临病害威胁与游客过多造成的不利影响,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达到六七千人次,而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该中心投入使用后,每天接待能力将达到6000人左右,可通过减少窟内游客滞留时间保护莫高窟。

“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并不会拒游客于洞窟之外,与洞窟内参观不同,这里将通过数字模式展示石窟内容,参观效果会更好。”罗华庆表示,这里将为游客提供参观、咨询、休息等全方位服务,参观模式与电影院提前预约电影票的模式相似。

作为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子项目之一,由游客接待大厅、多媒体展示、数字影院、球幕影院、办公用房、邮局、银行、餐厅、购物区等构成的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距离莫高窟约15公里,占地面积60亩。下阶段,将开始装饰装修、设备安装及其他配套项目的实施。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责任编辑:lambert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