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学宫明起动工修缮 将复原至清光绪年间风貌

本报讯早在195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揭阳学宫将于明日起动工修缮。工程将复建尊阁、奎光阁、韩文公祠等建筑,全面复原清光绪二年穴1876年雪改建时的格局,延续学宫作为揭阳文物标志的文化价值。这是笔者近日从揭阳市文广新局获悉的信息。据了解,重修后的学宫,将成为华南地区儒学文化陈列、研究中心。目前,学宫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0多年未有大规模修缮。

揭阳学宫又称“孔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韩祠路口东侧,初创于宋绍兴十年穴1140年雪,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明清多次扩建重修,现存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大小殿堂21间,为全国第二、岭南地区最大和格局最完整的学宫建筑。

现存学宫建筑是清光绪二年改建奠定的格局,历经130多年,一直未有大规模的修缮。如今虽然建筑格局、建筑构架保持完整,但由于年久失修,导致部分屋顶渗漏,墙体开裂,局部破损严重,有的甚至已经成为危房;还有部分建筑群被毁掉或改建,如东路建筑的奎光阁,中路前端牌坊和西路的土地祠、训导署和节孝祠等。

而学宫四周地面被填高,造成地表标高比学宫高,每逢汛期,学宫地坪积水难以外排,导致古建筑的墙体和地面倾斜下沉,已经严重威胁到学宫的安全。

配套排水系统

据介绍,本次重修将复原清光绪二年的建筑格局与风貌。根据设计方案,将在学宫中轴线后部复建尊经阁,在学宫东路复建奎光阁,在西路复建韩文公祠。其中的尊经阁,是古代陈列、收藏儒家经典著作的地方。建成后,市文化部门也将采集、陈列、收藏儒家文化经典著作于此,使之成为华南儒学文化中心。

据介绍,学宫前端照壁两侧原有腾蛟、起凤两座石牌坊,构成孔庙建筑的前奏,可惜已遭拆毁。本次重修将在适当拓宽棂星门前广场的同时,恢复腾蛟、起凤两座石牌坊,以丰富学宫文化形象。

本次重修工作将配套完成的还有学宫的排水系统工程。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