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提出地铁规划引争议 地铁或影响地下文物遗址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俗话说“交通是城市的骨架”,便捷的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不少城市都在修建轻轨、快速公交、地铁等基础设施,河南洛阳不久前也提出了建设地铁的规划,却引来了不少争议。
随着城市的发展,私家车的增多,公共出行也需要与时俱进,地铁可以节省道路资源,而且更加方便快捷。根据记者拿到的《2011-2020年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记者看到规划中一共包括四条轨道交通,也就是地铁网络建设,总长度100公里,线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37公里;另外,再加上快速公交及合理自行车道等辅助,今后能够实现95%以上的居民单程出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60%以上的居民单程出行时间不超过25分钟这一目标。
大部分洛阳人民对修地铁表示赞同,甚至有人拿香港的模式来做类比,如地铁走到哪儿,商业楼盘、医院、学校也沿着交通线走到哪儿,地铁站可以引领城市发展。但也有专家提出反对,说洛阳目前还不具备修地铁的条件,一是洛阳市的城市建设还不完善,综合经济实力也不够,地铁建设成本比较高,目前的经济实力达不到;此外,洛阳流动人口少,地铁的运行成本很高,如果政府没有条件,拿出这部分钱提升公共通行力度、争取全市覆盖,要比地铁的运行成本低很多。第二,洛阳是三朝古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一个典型的文物遗址城市,地下文物遗址非常多,一旦开发,有可能会对文物造成很大影响。大家希望政府能够听取各方的意见,作出比较符合洛阳实际的修改和完善。
相关背景:
从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到1995年第一轮地铁建设热潮,北京、上海等地铁线路的开通让其他诸多大中型城市见识了何为地铁;直到1995年国务院宣布“暂停批准地铁项目立项”,跟风的热潮才得以遏制。
作为最有现代化意味的城市名片,地铁吸引了大量中型以上城市是图跻身其中。2002年10月提交报告的杭州、沈阳地铁以及上M8号线得到了国务院先不立项的答案,原先十五规划中预期投入2000亿地铁的计划推进缓慢,第二轮地铁建设的热潮戛然而止。而在杭州、沈阳、哈尔滨获批之后,躁动其后的不只是过去公开名单中的成都、西安、青岛和苏州,还有等待审批的重庆,刚通过广东省发改委批准的广福地铁,以及正在论证的大连。这张名单仍然在不断扩充之中,其中不乏已经等待了近十年的城市,新一轮地铁热潮又再度燃起。
业内人士表示,从需要来看,城市交通如果主要靠汽车路面交通,确实很容易造成污染、堵车问题,会困扰城市;但从建设经费来,地铁的资金需求比较大,对城市的负荷很大,而且轨道交通一般回报都是有问题的,所以需要比较谨慎一些,担心出现还贷问题。另外,过去一些城市报上来的轨道交通方案,缺少完整的体系规划方案,所以一些被打回去:如西安、杭州、苏州这样的名胜古迹旅游城市,要更多的考虑地铁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再如一些二、三线城市盲目建设,人口或单项高峰客流并没有那么多,根本不需要建地铁,却非要搭上这班车,这就更加需要审批部门慎重考虑了。 />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