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没有胡同就谈不上北京

【解说】中秋节临近,一场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化节在北京法海寺拉开帷幕,北京考古学及文物保护专家在文化节上呼吁,在城市开发的进程中,要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城市建设与古民居的保护并不矛盾。城市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破坏古民居。

【同期】 北京市考古学会 会长 齐心

我们要考虑既要对基本建设有利,也要对文物保护有利,这个要做好了完全可以解决的,比如说地下有埋藏区我们先期通过文献记载,通过一些情况了解它在这个时候你要施工,首先告诉我们考古部门进行钻探,快速进行发掘,完了给你让路,不一定就保存,但如果这个非常重要,确实对我们历史、文化连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很有意义的,那我们可以改变,路可以绕一下。

【解说】在接受采访时,齐心特别谈到了北京的老胡同,北京的胡同在逐年减少,尽管有大批民间文保人士奔走疾呼,但依然没能阻挡这些老胡同渐渐消失的脚步。齐心说,北京的胡同从元代以来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它们不仅仅是北京城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古城的标志之一。

【同期】北京市考古学会 会长 齐心

看见胡同就看见北京了,那是北京最肌理的,那如果都没有了,都是高楼了

就谈不到北京了,所以像这种胡同,东四、西四这一带是我们中心地带就应该保护,不影响我们什么建设,那是北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宫、陵寝、衙署、园林是个组成部分,但老百姓住的地方同样是北京的文化遗产。

【解说】齐心表示,城市的规划是否合理最重要的是人们的意识,过去北京的一些城门和城墙已经遭到破坏,现在应该吸取教训。

【同期】北京市考古学会 会长 齐心

我觉得这一点来讲不矛盾,就是处理的好首先得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无穷的开发,这样不解决问题,这样盖栋楼不如我们很好的规划,在三环五环外,解决交通问题。

【解说】齐心认为,除了提升意识,立法也是关键,过去中国虽然有文物法,但执行力度太弱,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同期】北京市考古学会 会长 齐心

立法是保证,文物法过去是弱的,是最弱的法了,有法无依,不是没有法,北京市也有文物法,国家也有文物法,但执行力度不够,这几年成立了执法大队

各区县都有,这就说明落实到人了,但执行起来还是有很多困难,它不像其它的法那么硬,但这是有个发展过程的。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