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潍城加强文物看管 城隍庙有了专人看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城隍庙“守护人”陈宏伟正在介绍城隍庙的典故。张驰 摄

2009年12月9日,本报以《城隍庙竟成了民宅》为题,报道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前殿被一市民买下并居住六年之久的事情,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今,城隍庙的产权不但收归政府,而且还有专人看守。最近几个月,由于附近民居拆迁导致秩序混乱,为了保证城隍庙的安全,一位装裱师又被请来“守夜”。9月18日,记者探访了被日夜守护中的城隍庙。

天天来城隍庙“上班”

18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潍城区向阳路北段的城隍庙社区看到,这里大部分的民居平房正在陆续被拆除,走入这片拆迁中的工地中央,记者来到了坐落于民居群中的城隍庙,听到有人进院,目前负责看护城隍庙的陈宏伟从北屋里走了出来。

51岁的陈宏伟告诉记者,他在城隍庙负责看护工作已经一年多了,以前在郭味蕖故居陈列馆工作,后来在郭味蕖美术馆担任副馆长。“大概两年前,前殿的产权从个人手里收回来,划归我们潍城区文化局管理。一年多以前,局里派我过来做看管工作。我平时白天来这里上班,做完城隍庙院子里的清扫工作,闲下来的时候就在这里写写字,画点画。在这里工作其实很单调,必须得找个能坐得住的人才行,所以单位派我来了。”

秩序混乱数次招贼

陈宏伟告诉记者,来城隍庙工作之前曾听说这里几十年来处于无人管,经常有倒卖古董的人翻墙进入,搜索宝贝。他来到这里工作以后,一直相安无事。但是,就在几个月前,他的办公室遭遇了几次盗贼“光顾”。

“6月初,外面的平房开始拆迁后,附近的秩序就变得很混乱,城隍庙外面的院门被弄开过两三次。”陈宏伟说,“北屋旁边小屋里的灯管被卸走了,南厦子里的电线也被扯了下来,我估计有人想拽走电线去卖钱,发现仍然通着电就没扯走。”

陈宏伟带记者四处看完后又回到办公室,记者发现北墙上一个四方形小窗户旁,雪白的墙壁上有几个黑手印。“有人从窗户翻进过我的办公室,大概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偷,就接着翻窗出去了。”陈宏伟说,鉴于这种混乱状况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当地文化部门又找人晚上住在庙里“守夜”。

守夜人是名裱画师

说完,陈宏伟带记者进入城隍庙正殿,见到了“守夜人”王万祝。“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就是打扫卫生,经常铲除院子里的杂草。”今年43岁的王万祝对记者说:“以前正殿里供奉的是城隍爷爷,对面那个殿里供奉的是城隍奶奶,所以也可以叫‘寝宫’,我平时就呆在那里。”

记者跟随王万祝来到后殿,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巨大的案台,上面铺着一幅正在装裱的中国画。原来王万祝是一名装裱师。王万祝说:“1988年,我受雇于当时设在十笏园的潍坊市博物馆,负责裱画、修复古画等工作,后来在城隍庙街上开了一家经营装裱的小铺子。如今拆迁了,潍城区文化部门的同志就让我来城隍庙里继续裱画,晚上住在这里看庙。”说完,王万祝伸手指向殿内西侧墙角,记者看到在一堆画框后有一张单人床。

王万祝告诉记者,他白天裱画,晚上一个人睡在殿内,在城隍庙开始下一阶段的全面整修前,他会一直在庙里负责守护工作。 (孙锦)

从变身民居到有专人看管

城隍庙始建于明初,曾多次重修,郑板桥做潍县县令时曾主持过修缮工作,其亲笔题写的碑文《新修城隍庙碑记》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潍坊市博物馆中。1980年,城隍庙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12月9日,本报记者以《城隍庙竟成了民宅》为题,报道了城隍庙前殿被一市民买下,变身“私有住宅”并已居住六年之久的事情。报道发出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市民要求了解城隍庙前殿被卖的来龙去脉。2009年12月11日,本报记者又以《城隍庙买卖咋成糊涂账》为题,报道了记者在调查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直管公房的城隍庙买卖过程时,各关系方互相推诿,使事件变得扑朔迷离的事情。由于本报的连续报道受到多方关注,潍城区着手调查“真相”。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的领导更是表示,不管什么人什么原因以什么方式卖掉了城隍庙前殿,必将“违法必究,严肃查处”。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2010年底,城隍庙前殿的产权被收归政府。现在,城隍庙日夜都有了守护人。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