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卢龙县蔡家坟村北岭商周遗址屡遭盗掘

2011年,河北省文物部门的有关专家对位于卢龙县蔡家坟境内的古代文化遗址进行了初步勘察,千年孤竹国都有可能就在蔡家坟村周边的消息不胫而走。就在文物部门紧锣密鼓地筹备深入发掘工作的同时,一些不法之徒也嗅到了蔡家坟周边土地中的“财道”,一段时间以来,蔡家坟村北岭一片不足20亩的白薯地开始频繁地出现盗洞,村民们日夜守护这片风水宝地之际,盼望有关部门能尽快采取措施保护先人留下的古迹,早日将沉睡地下数千年的文化瑰宝永世珍存。

“再没人管,地底下的古物就该被人偷光了!”9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卢龙县城关镇的蔡家坟村,说起有人盗掘古迹的事,村民们人人都有一肚子话要说。

村蔡家坟村妇联主任,现年47岁的曹素玲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一片白薯地就位于被盗情况最严重的北岭上。上世纪九十年代,曹素玲便在地里挖沟时翻出过陶罐及碎片,北岭地下埋藏着古物,这是村里妇孺皆知的事。

2009年3月的一天,曹素玲发现一伙外地人正在自家的白薯地里挖洞,曹素玲抄起家里的一把镰刀上前阻止,对方总共有十多人,但一见人来便准备散去,“我跟他们说,你们要是再挖,我今天就死在你们面前!”最终,曹素玲只身一人将盗掘者使用的铁锹、洛阳铲以及一辆摩托车扣留,并警告来者:这是违法的事,不许再干。这是曹素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盗掘者正面交锋的经历,从此以后,盗掘者不敢在白天来,都开始选择在夜间行动。

“(盗掘者)今年已经来4回了,最早一次是春天没打陇的时候。”村民们说,近几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人来北岭挖盗洞,而2012年是最为猖獗的一年,从年初至今北岭白薯地里已经发生过4次盗掘事件,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一个月之前。而就是这一次,是村民们认为盗掘者“收获”最多的一次,因为这次盗掘者挖的盗洞既宽又深,村民们发现盗洞时,洞口还散落着许多陶片、动物骨片之类的东西。这一次,村民们不再沉默,向卢龙县警方报了案。据曹素玲讲,这次报案时,民警给她做了详细笔录,最后叮嘱村民们“看着点”,而关于案件侦破的进展情况一直杳无音讯。报案后,曹素玲亲自找到城关镇相关领导反映此事,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镇领导表示将向上级反映。

“我们村的青壮劳力大多数都在外打工,在家的女同志谁敢大晚上守着地去?”村民们说,有关部门让村民自己看着自己家地的说法根本没用,即便如此,住在北岭附近人家养的狗,晚上被盗掘者下药毒死好多次。

随后,在村民们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蔡家坟村西北侧的北岭。走进没过脚踝高的白薯秧,记者粗略地数了数,这片面积不足20亩的田地里竟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多个盗洞,盗掘者在地里用洛阳铲打出的小探洞更是不计其数。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卢龙县文化局,该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赵全明告诉记者,2011年河北省文物局有关专家对蔡家坟北岭遗址进行考察过后,省文物局计划在今年秋季对蔡家坟北岭进行一次试发掘,但这次试发掘活动能否如期进行尚不清楚,因为试发掘工作需要资金、技术支持,省文物部门就这次试发掘工作刚刚申请了10万元资金,能否取得更多资金支持还不清楚;而技术方面,省文物局目前正在与有关高校的相关专家筹划合作事宜,但具体与哪所大学合作还未明确。

“什么东西都可以搞宣传,唯独在文物(发掘)上不适合。”谈起蔡家坟周边的盗掘情况,赵全明表示,蔡家坟发现商周遗址的事经媒体宣传报道之前,基本上没有盗掘分子出现,尽管媒体报道是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但还是有负面作用。当记者问文物部门对蔡家坟遗址采取了那些保护措施时,赵全明显得一脸无奈:“人家都是晚上去的,你不能把那块地那铁丝网圈起来,也不能整天派人到那看着。”赵全明说,文物部门叮嘱村民平时多注意来村里的可疑人员,白天发现可疑人员后晚上要多注意,必要时可以通知派出所。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