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建福宫已改由故宫办公室管理
核心提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问答神州》专访时回应“建福宫会所门”事件,称没有商业活动,建福宫花园现在不是由公司管理,是由我们的故宫博物院办公室来管理。
大修故宫
早在乾隆皇帝当政期间,据说定下了这样的规定:宫中的一切物件,哪怕是一寸草都不准丢失,为此,他特地拿了几根草放在宫中的案几上,叫人每天检查一次,少一根都不行,这叫做“寸草为标”。
“如何留给后世一个完整的故宫”,这是几十年来故宫人努力工作的目标。但是这个故宫已经将近600岁了,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氧化、霉菌、虫蛀和风雨的侵害之后,不仅古建筑专家们忧心忡忡,就连非专员人士都能够一眼看出,故宫已经太老了,在辉煌的表象之下,故宫的很多宫殿砖瓦剥落、漆画凋零,一片残破的景象。
2002年的3月,故宫宣布将会进行全面的抢救性维修保护,这场大修将历时19年,耗资约20亿元人民币,而这也是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对故宫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工作。至今日,经过了10年的修缮之后,故宫的开放区已经由过去的30%扩大到了45%。
然而故宫大修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由于长久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缮,“飞鸟尽而良弓藏”,故宫博物院曾拥有的435人的修缮队伍,已经渐渐减少为100人左右。那些最好的技术工人的失散、老迈和死去,使得故宫大修在技术上举步维艰。
记者:我们现在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之后,我们有多少的专业的修缮人员在这里进行工作?
单霁翔:我们的修缮的体制进行了很大调整,所有的修缮是由具备资质的修缮队伍,经过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的这样的人员,采取公开的招投标的方式来进入故宫的修缮项目,而不是由我们自己来修,那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进行修缮过程中的监管。
单霁翔:一方面保持它的这种庄严的,这种等级的,但是另一方面保持,最大限度的多保留它的历史信息,它这种沧桑感。
记者:对,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有些已经是修缮过的,有些是没有修缮的,是故意做这样的区别吗,
单霁翔:我们分外檐彩绘和内檐彩绘,外檐彩绘风雨剥蚀比较严重,所以它做的,重新绘制的比较多,内檐过去保存状况相对比较好,那么这种稳定它不是破,而是旧,我们认为是比较好的状态,不能残破的比如已经把木头露出来了,或者已经看不到它的原来的这些信息了,往往就要重新修缮。
在宁寿宫的东北部,有一处闲雅居所,名为倦勤斋,是乾隆皇帝退位之后的居所。乾隆曾在诗中写到“耆期致倦勤,颐养谢喧尘”,倦勤斋的名字就得于此诗。2002年故宫大修开始,倦勤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场所。
单霁翔:今天我谈到我们的倦勤斋经过了大约8年的修缮的过程,这是乾隆花园里面的一栋,最后面一栋建筑,虽然只是一栋建筑但是使用那么长时间,就是对于里面从勘察,测绘开始,一直到对里面每一个细节的研究修复方案的界定,然后对于这些通景画啊如何修复的方案都进行了专案的研究,并且寻找它过去历史上的这些传承的技艺。
故宫大修对于精度的要求很高,修缮过程也引入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倦勤斋的古画修复工作室内安装有温控装置,用空调器、加湿器调节局部环境,把温度控制在14℃到20℃,湿度50%至60%之间,在严格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内进行古画的修复工作。
单霁翔:在这个一块云锦的修复上,我们就到南京找到曾经对于云锦为故宫进行过这方面提供原料的这个家族,然后经过上百次实验,才做出了跟历史上接近的这样的皇家的云锦的这样一个质量,这些工作历时很长时间,得到了国际社会来参观的专家的高度赞扬,当然它也是一个国际团队所共同完成的。
隆宗门是开放区和非开放区的交界的地方,那么今天的隆宗门,里面是个餐厅,那么这些游客,这些参观者,在门洞子里面吃饭,我觉得冬天很冷,夏天很热,非常没尊严,我们就希望能打开隆宗门,把三个门洞都打开,观众都让进来,在这个地方,将来建一个西部的游客中心,那么观众这里可以休息,可以喝茶,可以看一些故宫影像作品。
单霁翔:这是慈宁宫,刚才看到的很漂亮的慈宁宫,修缮前的就这样,那么今天修缮后,然后寿康宫、慈宁宫花园,大高玄殿现在正在进行抢救性的保护。
单霁翔告诉我说,除了已经进行了10年的故宫大修之外,近年来,故宫也始终致力于“收复失地”,大高玄殿、端门陆续被收归故宫管理,并且向公众开放。而其中最让单霁翔感到欣慰的是,端门广场的改造,解决了一个让他一直以来耿耿于怀的问题。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呢,这么大的观众量,并且它是有高峰,特别是当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的时候,我们叫两根针,中间一个峰,那个针头永远都是10月2号那一天,当人们还没有走进故宫博物院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了,人们要排半个小时,50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的队,所以每当看到这个画面,我们心痛,所以我们下决心一定要让观众在一刻钟之内能够买上票,那么过去端门广场,没有交给故宫管理的时候,是个像市场一样的。那么现在故宫呢给它都给清理了,重新设置了售票设施,开始呢,设了30个窗口,同时能够售票。今年的暑期,购票就是这样的环境,大约都是每个人在10分钟都能够买到票。
商业开发
记者:我们一般说以前皇帝们在院子里面玩,是可能在这些通道里头?
单霁翔:其实呢,皇帝,特别到后期的皇帝,接受了一些近代的思想,有一些甚至有自行车了,一些交通工具呢,开始呢,活动的场所就多了,再早,都是坐轿,轻易不出来。
记者:是,就是到了清末的时候。
记者:有一些西方的东西传进来。
记者:然后自行车,那这些地方可能就是他们嬉戏的地方。
单霁翔:甚至有的地方,有门槛的地方,把门槛都给锯掉了。
单霁翔:这个花园呢,它的是很长时间是荒废的,那么在过去的10年里,把它按原状。
记者:修复了。
单霁翔:修复比如这些都是过去着火的时候,烧的痕迹,都留下了,保持了一些历史信息。
1923年,末代皇帝溥仪计划在紫禁城内进行一次宝物的检查,6月27日夜间,故宫西北角的建福宫(花园)发生了一场神秘的大火,整座花园连同无数的珍宝化为灰烬,事后溥仪皇帝怀疑,这是太监们为了销毁偷盗证据而纵火造成的。
建福宫花园建于清乾隆五年,乾隆皇帝将他最钟爱的珍奇文物收藏于此,并经常在花园内写诗赏画。嘉庆当政的时候,下令将建福宫(花园)全部封存,这里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宝库。而在那场大火之后,建福宫花园就沉睡在瓦砾之下长达80年之久。
1999年,国务院批准复建建福宫(花园),这是至今故宫中,惟一被国务院批准的复建工程。而在2011年,故宫被卷入的“会所门”事件当中,主角就是建福宫。
记者:它跟故宫的大修,其他的古建筑群不一样,其他的古建筑群都是修复,是维修,修缮,而这是复建,那么对于复建是很慎重的,首先呢一般情况下,已经没有的古建筑群,不主张复建,但是如果保持故宫的完整性,那么复建首先呢,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的考证,要进行资料和现状甚至考古工作,然后根据原来的原位置,原型质,原材料,还得要原工艺进行修缮,所以用的时间很长。
记者:像这些就是原来,烧毁后的原址。
单霁翔:这些很多都是,包括地面都很多是过去,大火之后烧毁的一些。
2011年5月11日,有媒体人发表微博称,“建福宫将会被建成全球顶级富豪私人会所”,将这座复建完成不久的花园推向了风口浪尖。事情发生之后,故宫立刻发表声明称,建福宫花园不存在也不可能成为私人会所。
记者:现在这个地方,其实是以前对外的做一些文化活动。
单霁翔:文化活动,包括我们志愿者的活动,青少年的活动,我们的一些老年人举办的一些活动,还有大量的专家的论证会,社会的文化团体,一些文化表彰活动啊这些活动。
记者:会不会做一些商业活动。
嘉宾:商业活动没有,现在我们,因为建福宫花园过去,在去年曾经有过一些议论,那么现在不是由公司管理,是由我们的故宫博物院办公室来管理。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的。
单霁翔:大约就是今年开始的,由办公室管理,它严格的控制它的所有活动都是公益性的文化活动。
单霁翔:当然这个文化活动是如果对于故宫文化传播有益的,比如在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期间,我们也在故宫的广场上公益性的举办我们志愿者的活动和这个跟国家大剧院合办像这个像古典音乐这样的演出,纯公益性质的,这样的活动我们也搞。
单霁翔说,对于故宫商品的开发,他有一个理想,希望参观故宫的观众把故宫文化带回家,无论价格高低,哪怕5块钱,10块钱,一定要有故宫的特色。
单霁翔:我们有一个愿望,几年以后,希望故宫的商店卖的所有文化产品,都是来自于故宫藏品,挖掘它的文化信息制作出来,都有故宫的文化的在里面,这个我们这个星期推出的文化产品,故宫的小脊兽九龙壁,这是每星期,每个月大约推出几种。
故宫文化的传播
2006年,一部拍摄于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一经上映,即刻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博物馆热潮。而这部电影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西方国家博物馆的特性:博物馆绝不仅仅只是用来陈列冷冰冰展品的建筑物,而是鲜活、生动、生气盎然的万花筒。
如今的中国,博物馆的数量迅速的增长,仅2010年,就诞生了395座的博物馆,也就是说不到一天就会诞生一座。对于这种现象,单霁翔曾经表示,博物馆不应该以数量取胜,而是应该“感染每一位来访者的心灵,成为长存于世的经典。”
而外界对单霁翔普遍看好,也是因为他的工作一直与文物和文化保护密不可分。早在1980年,26岁的单霁翔就曾东赴日本,开始从事关于历史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研究。
记者:您在1980到1984年到日本曾经去学习关于历史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工作,为什么会到日本去而且学习的是这个项目。
单霁翔:当时是国派的留学生,当然我学的是建筑学,建筑学里面的城市规划专门化,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历史环境的保护,以至历史城区的保护,还没有提到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专家已经开始呼吁,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一定会得到重视,事实也是如此。
2012年1月,单霁翔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在故宫博物院成立87年来的的6位院长中,他是唯一一位由国家文物局局长调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人们期望这位“大院新管家”能够为故宫带来新的“深宫理念”。
记者:当时您要从文物局派到故宫博物院的时候,有心里准备吗?
单霁翔: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但是我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时间很长,将近10年,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这样的研究领域的能够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建设,就是希望能够在两者之间,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架起一个桥梁,就是使我们从事城市规划,从事建设的,在规划的过程中,建设的过程中,更加尊重文化遗产,更加使文化遗产的在城市的建设中拥有它的尊严,那么另一方面也希望我们的从事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的工作者,能够更考虑到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进步,使它们能够(把)这些文化遗产,这些博物馆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在现代博物馆起源的英国,博物馆已经取代教堂的地位,成为大多数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文化体验场所,参观英国的一些绘画艺术博物馆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一组组的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围坐在名画周围对大师的作品进行临摹。而对于中国的很多民众来说,故宫还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单霁翔对我说,他希望能够把故宫发展成真正的故宫博物院,使故宫成为公众的文化绿洲。
单霁翔:英国的大英,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号称世界4大博物馆,我认为不公平,应该是世界5大博物馆,因为世界联合国有5个常任理事国,这是其中4个,差1个,而故宫毫不逊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故宫展览在世界各地展出,单霁翔说故宫文化走出去的传播能力正在增强,每次展览都是一次文化震撼。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纪念的重要项目,2012年1月6日,“国宝观澜──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华展”在日本东京举行,在为期43天的展览中,总参观人数超过了25万人。
单霁翔:日本的观众每天早晚一直到闭馆前,排很长的队,等待参观,他们当时心理其实还有一个很纠结的事,就是天皇病了,天皇的病情他们很牵动人心,但天皇有一件事很纠结就是,他想看完展览再做手术,结果满足天皇愿望,看了一个半小时,然后才做手术,手术就很成功。
主持人:心情愉悦。
单霁翔:心情愉快。
2011年6月11日,北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启动,预计在2014年,中轴线可以列入国家推荐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录。单霁翔说,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持续增加,保护范围持续扩大,他希望故宫--这个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最大的古建筑群--能够在这方面累积经验和树立典范。
记者:故宫在未来的中轴线的申遗过程当中,对于发展文化,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您又期望故宫在未来建设北京的城市文化当中,又有什么样的贡献?
单霁翔:当然申报世界遗产只是一个保护的手段方式,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呢,还是能够使我们壮美的中轴线和故宫能够得到更健康持续的保护。我举一个例子,去年我们申报世界遗产成功的是西湖,西湖其实是,在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城市的核心地段,申报世界遗产,而杭州它的房价地价一度超过上海,超过深圳,超过北京的,房价地价最贵的,那么西湖的周边很多肯定很多建设项目,希望在西湖周围,能够获得批准建设,但是因为西湖申报世界遗产,形成社会的共识,成为市民的文化自觉,所以10年间,三面云山里面没有一栋新建的房屋,影响申报世界遗产,今天无论是漫步苏堤白堤,还是荡舟西湖里面,看不到一栋新的开发项目,侵害了三面云山,所以北京的申遗,中轴线的申遗,也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实现保护和发展相映成辉,互相促进的一个过程。
记者:谢谢院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