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城抗战文物“飞机楼”残垣断壁 处境堪忧
在州城工农路原水电设备厂宿舍区内,有一处曾负有盛名的楼群,它曾是美国空军“飞虎队”飞行员的住所。这些建筑青砖立柱、卵石砌墙、木排架、木条望板,因形似飞机,被称为“飞机楼”。然而就在两年前的10月,这些前人留下的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建筑群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灰飞烟灭,只剩下零星的残垣断壁直立在原址无声地哭泣。从“飞机楼”绝大部分被拆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残存的抗战文物究竟处于何种状态?7月19日,记者踏访发现,残存的“飞机楼”处境更加令人痛心。
本网网友鲍尔尼几年前拍摄的“飞机楼”一角。
本网网友鲍尔尼拍摄的被拆后“飞机楼”现场。
近在咫尺的建筑工地。
钢筋水泥包围“文物”
7月19日下午,午后的阳光明亮却让人觉得闷热。在州城工农路通往原水电设备厂宿舍区的一处巷子口,几位上了年纪的居民正在树下打着麻将。“你照直走,然后往下走,再转上去就是了!”因为附近多处在进行房地产开发,不得而入的记者向居民询问通往“飞机楼”的路线。“早就拆得快完哒!你去看看还有没得。”老者如是说着“飞机楼”的现状。
绕过一建筑工地的围墙,穿过工地长长的安全通道后,左手边一略高于四周的破败院落呈现在记者眼前。蓬乱的杂草,随处可见的垃圾,腐烂的屋檐摇摇欲坠,除了近在咫尺的工地上机械的轰鸣声外,这个院落里没有半点生气。几株参天的树木伸向天空,似乎要挣脱四周钢筋水泥建筑的束缚。如果不是一面斑驳的泥墙上有一块“中美空军俱乐部旧址”的匾牌,进入这个院落的人绝对想象不到这就是曾担负抗战运输任务的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飞行员的住所。
据附近的老人们说,这里曾有5栋形似飞机的建筑。附近的百姓称这些建筑为“飞机楼”。说起“飞机楼”,就不得不提提恩施机场。据史料记载,恩施机场始建于1933年。1935年和1938年国民党政府对其进行了两次扩修,定为空军第五十七航空站。国民党第六战区成立后,空军第四大队在恩施设立司令部,驻恩施空军在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中,给日军以重大打击。1944年2月,空军第五十七航空站征用民地,修建营房,也就是恩施城区原水电设备厂宿舍区内的驻恩施中美空军招待所。该建筑青砖立柱、卵石砌墙、木排架、木条望板,形似飞机。
历经几十年变迁,“飞机楼”仍幸运地保持着旧貌,即使“文革”的风雨也未曾摧毁它。四周参天树木依然屹立,成为历史的见证。然而就在2010年10月,绝大部分建筑却被悄然拆除了。得知这一消息后,部分州政协委员十分痛心,一些文化学者更是积极奔走呼吁,希望能保存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今,只剩下部分建筑孤零零地直立于周边高耸入云的楼房之间。
“飞机楼”处境堪忧
今年79岁的张婆婆是目前在世的“飞机楼”的三个“主人”之一。据张婆婆介绍,一年多前,她所租住的“飞机楼”附近的房屋被开发商征迁,因为没有住所,开发商就让张婆婆住到了阴暗潮湿的“飞机楼”里。“你看我这里,怎么住下去哟,到处漏水!”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张婆婆很认真地对记者说,“你一定要给我们反映哈。”阴暗的屋内,处处散发着霉味,虽然雨早已停了,但不时有水滴从天花板上落下来。为了让潮湿的地面早点干,张婆婆用旧衣物铺在地上吸水。2010年国庆期间,“飞机楼”被拆后,州政协领导及委员们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抗战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并为保护这一抗战文物而四处奔波。2011年7月8日,州政府公布第四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美空军俱乐部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赫然在列。2012年5月29日,相关部门对残存的建筑群挂牌保护。
斑驳的墙体时有脱落,腐烂的屋檐摇摇欲坠,建筑的修缮没有一点眉目。更令人担忧的是“飞机楼”附近正在进行房地产开发,不少工人为了简便,倚楼搭起了简易工棚,在里面吃住。“现在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没有实际的保护,剩下的这点建筑还不知道能管好久!”指着距残存的“飞机楼”还不到5米的高楼,一位居民担忧地说。
文物保护,人人有责
文物是我们祖先劳动、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抗战文物是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令人信服的实物教材。人们通过文物可以深刻体会历史,体会祖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以及无数先辈为了反抗外敌入侵和推翻旧制度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文物是祖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最可靠的史料,可以起到补充历史记载的作用。我国商代以前的历史,就是完全靠地下出土文物得到证实和恢复的。此外,文物是我们文明古国的标志,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总之,文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类似“飞机楼”这样遭遇的文物仍有不少。如何保护并利用好这些文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州政协常委、民革恩施州委副主委张献宏在当年参与调研后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挥市文物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消除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的相关条文,加强对建设施工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改建的审批手续,把文物保护勘测作为前置审批纳入到整个审批程序之中,使文物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基层,可以吸收地方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形成管理、安全、督查、宣传四位一体的保护网络。
州政协委员、恩施职院副教授谭庆虎认为,搞好文物保护工作,光靠业务主管部门还不够,民众意识的觉醒才是文化遗产最有力的保障。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守法,带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谭庆虎建议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