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东岳庙"被垃圾杂草包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岳庙大殿背面一侧现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岳庙二殿门前现状

“东岳庙近年来由于保护不到位,这座古建筑已年久失修,杂草丛生,垃圾便溺满地,破败不堪。”近日,一位自称是“文化人”的网友向本网反映称,位于西安东门内昌仁里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殿内的元、明、清时期彩色壁画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现已有部份脱落,色彩暗淡,斑驳不清,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让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

西安东岳庙始建于宋政和六年(1116年),是民间供奉东岳泰山大帝及诸神的道场,明清两代屡有修建;其建筑雄伟,壁画、砖雕精美绝伦,数百年来一直是西安一处名胜古迹。

为了探个究竟,记者来到西安东门内昌仁里的东岳庙。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位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找到了这座庙。

市文物局管辖:文化遗产被建筑垃圾包围

走近东岳庙,灰色的围墙将这座寺庙完全包围,若不是从围墙外看到了大殿顶部露出的古建筑特有的琉璃瓦,记者真的很难找到这座昔日的道教场所。推开一扇红色大门,刻着醒目的“西安东岳庙文物保护管理所”的白色牌子挂在灰色古建筑之上,与到处堆放的钢筋、沙子、水泥、废弃的砖头、木条等杂乱的建筑垃圾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悉,西安东岳庙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政和六年(1116年),明清两代屡有修建;其建筑雄伟,壁画、砖雕精美绝伦,数百年来一直是西安市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庙宇和重要道教活动场所。辛亥革命后,东岳庙住持谷天贵道长在庙内创办道德学堂;1931年,更名为道德小学,解放后,1953年道德小学依地改名为昌仁里小学。道士与师生共处一院,在学生放学后,道士从事经忏等宗教活动。每逢东岳庙会,学校放假,游人如织,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文革前。

文革中,东岳庙和其他寺观一样,受到严重冲击,庙内石牌坊、石碑、神像被毁,建筑受损,道士被强制遣散离庙。改革开放后,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大力恢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卧龙寺、罔极寺、广仁寺、西五台、八仙宫、都城隍庙、湘子庙等寺庙,都相继落实了政策,如今这些寺观修缮一新,环境幽雅。唯有东岳庙直到2005年昌仁里小学与附近的小学合并迁出,才交由西安市文物局管辖。现如今,这座古庙周围到处杂草丛生,建筑垃圾便溺满地,破败不堪,往日游人如织的场面亦不复存在,若不是牌子上的“东岳庙”三个大字和围墙外露出的琉璃瓦屋顶,这里或许早被人忘却。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让真正的主人参与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政府部门陆续将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其他部门管理的寺庙等让其自主管理,这项工作直到现在仍在进行中。而对于东岳庙的现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张宝通分析说:“最近几年陕西省陆续将楼观说经台、佳县白云观、宝鸡金台观等著名文物景区的管辖权从文物部门收回,由寺庙自行管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东岳庙作为宗教场所,同时又有一定规模的文物保护的建筑群,这些若全部交还道教管理,省、市道教协会选聘合格道士进驻,同时建立健全文物保护责任和制度,将会对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存发挥更好更积极的作用,为陕西的文化建设增添色彩。”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