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物保护走向“专业化”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大量的音乐文物收藏,如湖北的编钟、新疆的木卡姆、浙江的古琴等,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但是国内的各家博物馆和高校的音乐文物保护研究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昨日记者了解到,即将成立的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将改变这一局面。

据了解,由于国内没有专门的机构来整合音乐文物资源,因此对于音乐文物,各家博物馆、高校都只能在小范围内交流、研究,这种状况不仅给学术研究造成了重大局限,也不利于加强馆际间的合作与交流。2010年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博协大会,由于中国没有成立自己的乐器专业委员会,导致国际博协乐器专业委员会的讨论在中国无法进行。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包东波坦言,失去了这次宝贵的国际交流机会,至今都深感遗憾。

包东波说,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1978年曾侯乙墓发掘后,对曾侯乙编钟及其古乐器群的学术研究,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跨越式发展。此外,上海音乐学院的世界乐器收藏独步国内。为此,在2009年,湖北省博物馆也曾与其合作,举办了大型世界民族乐器特展。

据了解,中国博协乐器专委会成立的五年计划中,将举办包括东亚音乐考古研究会、世界雅乐演奏大会等4项大型活动,通过组织展览、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形式,促进博物馆之间、音乐院校之间的乐器收藏、研究、展示交流。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