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将对格萨尔三十大将灵塔及达那寺进行抢险维修

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了解到,国家文物局近日批复关于青海玉树达那寺主体建筑和格萨尔三十大将灵塔的维修工程设计方案,这座历经千年的藏传佛教寺院将重新焕发生机。

始建于公元686年的达那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县城香达镇西南170公里的深山中,寺院历史悠久、风景如画,是中国少有的藏传佛教耶巴噶举派寺院。达那寺藏语全称为“达那僧格南宗”,意为马耳狮子天堡,因所处的山峰形似马耳朵而得名。主要建筑包括嘎乌拉康、嘎嘉玛大经堂、帕木竹巴灵塔殿及叶巴经堂等。其中始建于唐代的嘎乌拉康是康巴地区最早的佛殿,与西藏山南的藏王宫殿雍布拉康齐名。

在寺院主建筑群东侧的山崖腰部,是闻名于世的格萨尔王及其30员大将的灵塔群。这些灵塔具有明显的宋代塔式建筑风格,均为石块泥土垒砌。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碳14测定,灵塔群及相关遗物建造于公元1115年左右。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当地交通不便,寺院内许多文物和古迹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

达那寺中还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格萨尔王及其大将的头盔,格萨尔王的毡帽、盾牌,相传为玛尔巴大师从印度带回的乌金鱼翅药臼等。藏传佛教帕木竹巴噶举派创始人帕木竹巴、著名的女活佛玛吉拉卓和藏医学鼻祖宇妥元丁公波3人的灵塔,及藏地唯一的三角形基座佛塔也屹立于达那寺中,为这座千年古寺增添了许多神秘、庄严的气息。2006年,达那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鉴于该组建筑为近年重建,因此国家文物局建议当地文管部门可在传统材料与工艺做法的基础上,适当采用现代材料工艺,或改良后的传统做法,如屋面及室内地面的加固防渗设施、夯土中加入拉结材料等,以延续其使用寿命。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