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凿洞开餐馆 文物是否安全
古迹凿洞开餐,文物安否?
“在古墙里开饭馆,这不算破坏文物吗?”今年4月初,网友“飞花扬絮”发微博质疑北京先农坛外墙“凿洞搞经营”的餐馆、茶馆。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见仁见智的文字一时间此伏彼起。
日前,记者在先农坛东门北侧看到,被爆“凿洞经营”的吉良居酒家仍在营业,客流不断,酒家贯通古坛外墙,中间是一个高约2米、宽约1.5米的大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酒家职工向记者介绍说,该店已经在此处经营了几年,“洞”是何时开凿的,是否涉嫌毁坏先农坛外墙,他说不好。记者还看到,几个人来到先农坛门前,一边拍摄一边拿出这座古迹的平面图观看。面对记者询问,一位拍摄者说他们是“文保部门”的,其他问题则不愿透露。记者还发现,与“吉良居酒家”相对应的,是一家“御品阁茶院”,整个建筑显现仿古风格,依靠先农坛外墙而建。茶院入门处,有一个屏风,屏风后也有一个墙洞,其位置、规格、大小、材质与“吉良居酒家”内的墙洞相同。一位慕名到先农坛观赏的山西游人对记者表述了他们的看法:不管这些人工凿出的洞洞是不是餐馆所为,与景点主题毫无关联的餐馆、茶馆,让我们看后有些别扭。经营与明火有关的餐馆,也会给古迹带来消防隐患。
日前,北京市文物局针对“先农坛凿洞开酒家引热议”现象,以官方微博形式给出回复:“经查,餐馆由体育场相关管理部门出租,供经营者使用。通过查阅1990年先农坛修缮资料证实,先农坛东坛门南北两侧,曾各设‘值房’一处,平面位置由市规划委、市文物局、十一届亚运会先农坛体育场筹建处共同确定。‘值房’采用古建木梁结构,外观、体量、形式均与先农坛古建筑群风貌相互协调。外坛墙开门洞的目的,是连接内外‘值房’,因此,不属于破坏文物。”
随后,市文物局执法队通过媒体公布了处理结果:先农坛东墙外“值房”所在地开的饭馆,存在消防隐患,而且改变了“值房”的历史功能,为此,要求餐馆进行消防整改后搬出。
知名古刹开荤,“味道”对否?
打开百度页面,打出“北京大觉寺开餐馆”几个字,马上能看到网民“云外天香”发表的文字与图片,文字是:“始建于金代的北京大觉寺内,竟然开有荤菜馆,令人无法容忍。饭馆如果是素斋也就罢了,确偏偏是女儿红、越鸡和鱼羹之类的荤食,难道我们的文物管理部门或旅游管理部门就这么无知或者开放?慈悲清净之地,竟然如此!”其实,这位性情中人并不知晓,这处在寺院戒堂中大开“酒肉之门”、让众多游人感到与宗教文化氛围不协调的知名古刹,不仅可吃,还有住宿的客房,主管部门恰恰是云外天香所提到的“文物管理部门”。
曾经组织单位老干部在北京大觉寺明慧茶院品茗、观看“禅茶表演”的董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很多像他一样的游客,到知名古刹游览,目的是品一杯泉水泡开的新茶,听一段空灵奇妙的禅乐,观赏一番古色古香的佛教建筑群,古玉兰、古丁香等名花古木,经历一次净化心境的过程。没想到刚刚走出明慧茶院,迎面就看到殿堂中开设的荤菜馆,房檐下堆着一排酒坛。由此,刚刚宁静下来的心境变得五味杂陈。记者通过实地观察看到,大觉寺绍兴菜馆位于修复的古寺戒堂大殿内,建筑结构早已改造为一般餐厅格局,有明火的厨房与餐厅相连,所表现的环境氛围与古寺格调风马牛不相及。
2011年6月4日,《新京报(微博)》上爆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应寺白塔(俗称白塔寺),管理方将部分房屋租给两家公司。一家经营高级餐饮,每人消费至少要920元”之后,北京市文物局紧急发文,对博物馆出租场地开展“接待性服务”进行规范治理。规范文字显示,文物局局属的博物馆须按照要求对出租场地进行严格管理和审查,对于与博物馆合作、租博物馆场地从事接待性服务的单位将创造条件使之逐步退出。
如果把目光拉向外省市,不难看到,一些文保单位相继吸引餐饮承包人入驻,引来质疑与责问,因篇幅原因,仅举一例:重庆市文保单位——陈诚公馆,现已变身为每平方米售价数万元楼盘中的“豪华餐厅”。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建筑的原有装饰已多处损毁,其中的上将厅、建国厅被改装为会议室、接待室,其他各厅被设置成为餐厅包房,安装了豪华灯饰和吊顶,地下室也被改建为厨房和酒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种现象而今并不少见。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张宁等专家认为,当前,全国文物古建被餐饮承租方占用的情况比较普遍,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先农灶君“共舞”,真理在否?
一位在北京某古迹中经营餐馆、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先生告诉记者,一些经营“历史文化菜品”的餐馆,譬如北海仿膳、颐和园听鹂馆、晋阳饭庄(纪晓岚北京故居)等,其建筑格调、服务氛围连同传统器皿等,都与所在文保单位的文化特色相符。一旦走出这处“宝地”,极有可能使营业额直线下降。因为,不少游人来这里,吃的是“文化”,感受的是古人古事,百年沧桑。然而,这位老先生认为,在文保单位内经营餐馆,首先重视的,应该是文物的保护,特别是木质建筑群中的消防隐患。南京博物院原院长徐湖平认为,对文物古建的‘合理利用’,本来是文物保护理念的进步,但不少承租方在实际操作中却走了样。为尽快获得利益,缺少节制地大搞餐饮,留下了诸如明火控制不严、电线老化等安全隐患。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学鹰表示,文物古建变身餐馆,暴露了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的现实矛盾。从目前状况看,一些餐馆在操作中并没有把握好尺度,利用得有些过度,而管理明显滞后。
北京古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认为,对古建的利用,也是古建价值的一种实现方式。但对于利用不合理的,应该予以纠正。他表示,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对文物的合理使用,是可以的,例如展览馆、博物馆等。利用的底线是不能对古建本身造成伤害或影响开放环境。中国消防协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第十二条规定,禁止利用古建筑当旅店、食堂、招待所或职工宿舍。禁止在古建筑的主要殿、屋出现生产、生活用火。因此,一些把古建筑作为食宿空间的责任人,应守规经营。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