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之宝——辛庄明代石狮不翼而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日下午,阳光懒懒地照在辛庄宽敞的水泥大街上。居委会大门口只剩下两个底座,而上面的石狮已经不见踪影。

“丢了,下雨那天晚上。”听到记者打问石狮的事儿,旁边晒太阳的两位老太太立马来了精神,其中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说,“那是俺村的镇村之宝,我(嫁)到这儿的时候就有了,俺婆婆都说不清是啥时候的。”

老太太带着记者来到居委会门口,指着底座说:“看,底座都有两尺多宽,石狮蹲坐着,比大个汉们还高,魁梧着哩。”

看到记者拍照,一位路过的居民停下自行车,摇了摇头:“那么大个的石狮子,怎么也得吨数重,也不知道怎么弄走的。”

遗憾>>>

一张照片也没留下来

记者来到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说,4月12日早上一上班就发现石狮子没了。“前一天晚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趁居民们半夜都不出门了,他们才来弄走的。”

对于石狮子,这位干部赞不绝口。“体型大,线条美,外村人谁见了都说好。最重要的就是历史太悠久了,明朝的,在俺村待了400多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石狮子没有留下一张完整的照片,有的也是群众活动时留下的局部照,模糊不清。

盼望>>>

早日破案让石狮归位

记者了解到,这对石狮子“经历坎坷”。明朝时立在辛庄三元庙前,久经风雨,出现多处裂痕,不少纹路脱落,破四旧时被推到村东小河中,文革后村民将其找回,放置到村委会前。

居民们说,很多人从小就在石狮子前玩,听老辈人说石狮子的种种传说。“有一个就讲,石狮子夜里要找东西吃,民国年间吃的少,跑得远了点儿,别人不认识,就开枪打了一枪。”居民们说,左侧的石狮子肩膀有一个小洞,就是“传说中被枪打的”。

“石狮子半夜出去找东西吃,这次怎么不回来了!”居民们说,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石狮子,提供线索,帮有关部门早日破案,让石狮子归位。

解读>>>

石狮有可能属于文物

在辛庄东半部的三元庙前《再修三元庙记》石碑上,记者看到这样的文字:“三元圣帝庙位于村东……庙前有滚龙碑两通,石狮一对……建于明隆庆年间(约1567年—1572年,编者注,下同)……乾隆五十一年(约1787年)再建……”

记者就此询问了市文物管理部门,一位专家说,不管

一棵古树、一通石碑、一座木楼,尽管它们有的已失去使用价值,但其积淀在人们心中的文化情结,永远难以割舍。4月11日晚,一个凄冷的雨夜,桥东区辛庄居委会门前的一对明代石狮不翼而飞,在居民们中引起轰动,居民们希望大家多提供线索,让狮子早日回到辛庄。

是隆庆年间三元庙初建出现,还是乾隆年间再建时出现,石狮子都有可能属于文物。“不过,看到实物才能确定。因为文物的鉴定需要看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还要考虑其背景、所在地等多种因素。”

居委会门口石狮被盗,空留底座。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