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几代人把敦煌文物保护作为一个永恒的任务1
今天下午全国政协举行主题为“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王健林、单霁翔、尹力、樊锦诗、张和平围绕文化问题答记者问。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表示:敦煌研究院近七十年来,几代人以莫高窟为家、以保护为天职,长期把保护作为一个永恒的根本任务在做。
樊锦诗说,敦煌是举世瞩目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其实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你刚才所说的数字保护和抢救性保护是保护里面的两个方面。敦煌研究院近七十年来,几代人以莫高窟为家、以保护为天职,长期把保护作为一个永恒的根本任务在做。从历程来说,应该说它经历了抢救性保护、科学保护、预防性保护和永久保护。
樊锦诗说,数字化保护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永久保护,因为文物都有很悠久的历史,刚才有人说新文物,这我也没听说过。文物都有很悠久的历史,起码有几十年到上百年了。像敦煌这样的遗产,短的有800年、长的有1600年,而且它又是非常脆弱的壁画和塑像。我们知道石头都容易风化,何况是脆弱的壁画和彩塑。我们把100年前和五六十年前的照片和现在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敦煌这么漂亮、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怎么能留下来?这是我们一直梦想的,现在有了数字技术,所以我们全国文化单位中首先提出数字保护。
樊锦诗说,用数字技术研究怎么把文化财产完整地保护下来,成为一个敦煌宝贵财产,经过不断的探讨尤其是高保真,颜色是逼真的、形象也是逼真的,这样整幅整幅做下来,为我们留存档案,为研究利用档案,为后世永存这份信息、为人类保存这份信息。所以我们称之为永久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永久。
樊锦诗说,一般文物保护有不同的保护法,有的是常规保护,但是经过监测它的变化非常大,而且正在不断变化,那就危险了,这样的文物就要抢救。抢救的办法很多,莫高窟崖体1700米多长,崖体有裂缝我们就要通过加固工程。壁画用传统手段、科技手段以及好的材料黏贴回去就是抢救保护。
樊锦诗表示,我们任何事业要发展首先是人才,有人才就有一切,没有人才就什么都没有,光有金钱是不行的。敦煌地处边远,离兰州还有1100公里,过去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这确实是非常珍贵的遗产,虽然工作很好,但是离家太远,条件也太差。现在我们为了发展敦煌的事业,特别注意培养人才,70年来我前面的两任院长包括我自己,正因为求人难,所以我们都想办法自己培养。简单来说就是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樊锦诗说,我们老一辈对敦煌非常热爱,对她有着深深的感情,我们也对愿意到敦煌工作的人非常热情、非常爱护,同时也要为这些年轻人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让他们来做课题,我们不给他们指派,他们自己做着有兴趣了也就不走了。还有就是待遇,尤其年轻人还有家、有老人、有孩子,因此我们在住房、津贴等方面都给年轻人创造了条件,所以现在有不少年轻人都愿意留在这里。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做法就是培养,比如他大学毕业后我们让他念硕士甚至是博士甚至是送出去,津贴不给了工资还给,学费还由我们付,所以他也很受感动,也愿意回来。我们用这样的办法培养了许多的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