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拟减少客流量保护文物

过度的游客参观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告诉财新记者,计划控制客流量保护敦煌文物。

3月9日,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说,敦煌研究院正在建设游客中心,待明年建好后,计划将日客流量控制在6000人。

她说,文物就像人的身体,要好好爱护,不然就会生病、死亡。根据国际上先进仪器的监测,每天入洞参观的人数超过一定值,洞的湿度、温度都会发生变化,会影响洞内的文物。虽然短期内变化很难看出来,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经仔细辨认,已经可以看出敦煌莫高窟洞内文物颜色的细微变化。

樊锦诗告诉财新记者,曾经监测过,以现有文物的承受力,每天有3000人参观是最合适的。但地方上出于经济考虑,更希望能多增加客流量,赚取门票收入。仅2011年国庆节期间,有两天的客流量超过1万人。

她称,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筹建游客中心,增设数字保护系统。建成后,将分流部分入洞参观人群,减轻洞内文物的压力。届时,日均客流量6000人是敦煌文物可承受的。游客中心建好后,可采取网上预约等方式控制日客流量。

3月8日,在“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记者会上,樊锦诗曾介绍,数字保护,是用数字技术高保真地把壁画和塑像整幅整幅做下来,留存档案。她说,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世界上再难找到第二个,一定要好好保护。

此外,她呼吁在城镇化建设大潮中,地方政府要重视文物保护,将文物保护纳入建设规划。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