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用专业洛阳铲盗墓 山上遍布十余个盗洞(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墓穴上方被挖开 洛阳铲打的探洞

随处可见的盗洞,大的两三米深,浅的也有一米,在梅湖景区附近的下梅村村后,十余个盗洞遍布山头。当市博物馆专家接到反映赶至现场勘察发现,盗墓贼用上了洛阳铲,手法非常专业。

现场:山坡遍布十余个盗洞

昨日,下梅村的喻先生向当地派出所岱山派出所报警称,8日上午,他看到两名陌生男子驾驶摩托车,前往村后山坡西侧翻挖古墓。接警后,民警迅速将这一信息反馈给市博物馆。

随后,记者随同市博物馆赵副馆长赶至现场。记者看到,一个大约一平米大的洞口下,是三侧堆砌的灰色砖石。据专家介绍,从墓砖来看,这座古墓属于晚清时期的民墓。

记者发现,这座古墓上窄下宽,呈梯形形状。盗墓者从墓的东侧开挖,但仅仅是挖开了一点底部较宽的泥土。“应该是发现里面没有宝贝,所以放弃了。”赵副馆长告诉记者,民墓内有价值的陪葬品较少,但对于研究当时的民俗仍有帮助。遗憾的是,这座墓已经被完全损毁,丧失了研究价值。

就在该处被盗古墓东侧一米处,还有两个两三米深的盗洞。赵副馆长勘查后初步断定,这是一个汉代古墓,但也完全被毁了。随后,记者走遍该山看到,山坡上有大大小小十余个盗洞。“这里应该是古代的一个墓葬集中地,但可惜完全被毁了。”专家解释道。

专家:盗墓者用上专业洛阳铲

就在记者准备和专家离开现场时,山坡上散落的汉砖,及水杯大小的深洞引起了专家的注意。“这明显是洛阳铲留下的痕迹。”

赵副馆长介绍,这些小洞口是盗墓者为了测探古墓深浅而留下的探洞,盗墓者从洛阳铲带上来的泥土湿润程度,判断下面是否有古墓,及古墓的深浅,“从这点来看,盗墓者非常专业。”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