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海军总医院旧址要拆 南京市文物部门紧急叫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民国海军总医院旧址

木质的吊顶、欧式的石柱……在本市龙江路30号,一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民国海军总医院旧址坐落在这里。然而,随着城市改造发展,龙江路30号小区面临拆迁,这座民国建筑也要被拆?昨天,记者从市文物局得知,该局已告知有关部门:民国海军总医院旧址不能拆。

民国海军总医院旧址藏身老小区

走过惠民桥水产市场,穿过一条小巷,就是龙江路30号小区。

小区门口,竖着3根大石柱,左边两根,右边一根。石柱是正方形,上面还有花纹,只是已磨损严重。

坐在门口晒太阳的一位老太太听说记者采访说:“这可是民国时期建起的柱子,以前这个院子就是国民党海军总医院,这里是大门。”

顺着老太太的指引,记者走进小区,民国海军医院旧址就位于这个小区的西北边,靠近江堤,只有一层楼高,顺着长江方向呈长条形排列。

记者看到,在这长条形的房子外有条长廊,长廊都是用欧式石柱支撑着,每根柱子上都有精美雕花,两根柱子间还有石头做的护栏。

在房子中间位置有两级石阶,石阶上去是一个约2米宽的通道,可以穿过整栋房子。在石阶两侧还竖着一对古罗马风格的圆形石柱,依然完好,上面的雕花也很清楚。

走上石阶进入过道,左手边又出现一条过道,过道两边门对门都是一间间房间,里面住着人。

“以前这排房子门口是一大片空地,有花草和喷泉,还有小桥,后来为了建小区,拆了。”一位过路的市民告诉记者。

除了这条长条形的房子外,小区里还散落不少医院房屋。一位老大爷说,他住的就是原来医院的实验室。

文物普查时已被列入“新发现目录”

这个藏身老小区的民国建筑群是否会被拆除?市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个建筑群是非常典型的民国建筑,几座房子都是全木质结构,外廊十分精美、檐角斜飞而出,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

据记者了解,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民国海军总医院旧址已被列入普查名单。在2009年12月28日南京日报刊登的《南京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目录》中,龙江路30号“海军医院旧址”被列为下关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编号为“20号”。

市文物局文物处工作人员林劲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查到的文物点,一般都能够享受文物保护单位待遇,不会被随便拆掉。”文物局另一位相关负责人则说,民国海军总医院旧址既然列入文物普查名单,根据相关文件,它是要被保护下来的。文物部门已和下关区滨江发展建设指挥部交涉过了,明确告诉他们,民国海军总医院旧址不能拆。

昔日民国海军建筑群已所剩无几

这个民国海军总医院,到底有何重要之处?民国史专家介绍,在中国近代史上,并不强大的民国海军曾演绎出不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1922年孙中山避难“永丰舰”,到1938年萨师俊随“中山舰”悲壮沉没,再到1949年邓兆祥率“重庆舰”毅然起义。在曾经是民国首都的南京,这支海军也留下了许多“航迹”。

据了解,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一直有海军军舰拱卫。当时,从南京下关的中山码头,一直到栖霞区的笆斗山、乌龙山一带的长江边,都有不少和海军有关的军港、医院、仓库、油库等建筑。而民国海军部位于中山北路,靠近长江边,也有利于指挥长江上的军舰。可惜的是,当年南京江边的海军建筑群,如今所剩无几。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