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布达拉宫将装“黑匣子”

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近日向记者透露,布达拉宫在目前已完工90%的第二次大修中,建筑主体结构将装上高科技“黑匣子”。

据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尼玛次仁介绍,这项技术的使用,在世界古建筑保护中尚不多见。其主要目的是对薄弱环节进行全程监测,对维修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取得参观客流控制值,为下一步维修取得更为精确的技术参数。

“补钙”让建筑更结实

据了解,此次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共涉及五个方面:古建筑地陇加固;周边环境整治改造;供电、给排水系统及消防、安防、避雷等系统的改造升级;建筑结构进行高科技长效监测;壁画进行修复。其中,古建筑维修及结构监测费用就达1.2亿元。目前,该工程已完成90%以上,估计还将追加投资。

参加过布达拉宫两次大修的尼玛次仁表示:如此规模的投资,如此高的科技手段,为布达拉宫“强筋壮骨”,这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经过这次科技“补钙”,可以说布达拉宫骨架比任何时期都要结实。

上世纪末以来两次大修

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宫堡式古建筑群,始建于公元7世纪,后经多次重建、扩建,直到1935年才完成如今的建筑规模,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房屋999间,全部为石木结构,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属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国家级文物建筑。

由于它不是一次性设计、施工、建成,导致受力不均,结构多处错位。加之土木材料本身的缺陷,雨水渗漏、自然老化;所在地拉萨河谷,又是一个浅源地震带,风摇、雷电、地震,无可避免地对这座柔性建筑造成一定伤害。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西藏文物保护和优秀藏文化的传承。据知,今次国家出资3.333亿元人民币,对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文物实施保护维修,这已是上世纪末以来国家投资对布达拉宫的第二次大规模维修。仅本次的布达拉宫维修工程,投资就高达1.793亿元。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