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古道古寺古煤厂大修缮

门头沟是全市第一文物大区,光统计在册的文物,就有574项。但这些文物,很多年久失修。在以往每年投入一二百万元修缮资金的基础上,今年,该区拿出1340万元修缮文物,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1.5%。今后,该区计划投资8600多万元,把104项尚未修复的文物,全部修缮完毕。

关停矿山后,门头沟区把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光有青山绿水还不够,想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根据2009-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门头沟区统计在册文物574项,新发现文物近200项。经过历年抢险修缮,已修缮文物47处,还有104处文物亟待抢险修缮,初步统计,需要资金8655万元。门头沟区政府决定,按照平原、浅山区、深山区逐步推进,把所有在册文物,全部修缮。

在这104项尚未修缮的文物中,有两项是市级文保单位。一处是天利煤厂。这个位于三家店村的古煤厂,有14套院72间房子,明清时期,是京西地区的煤炭物流中心。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个大杂院,住着360口人。这次修缮,将对房屋加固整理,恢复当年账房、门房等原始风貌,成为京西煤文化的一个重要历史遗迹。

一处是双林寺。如今,这里只留下两个配殿,一个建于元代,一个建于明代,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通过修缮两处配殿,让它们在古建筑历史上的地位,重新得到重视。

尚待修缮的文物中,有的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峰口庵关城,就是其中之一。距离这个位于玉河古道上的关城100米的地方,有一段在岩石上凿出来的路,宽只有1米左右,长也不过14米,上面却分布着140多个蹄窝,最深的30多厘米。可以想见,当年,这条路使用率有多高。当年的商业活动,是何等繁荣。要修缮这处古迹,车开不上去,所有的材料,都要靠人搬运上去。这次将把峰口庵关城和这段古道一起列入修缮计划,将向人们展示,作为西北进京通道,当年门头沟的重要地位。

古道文化、煤炭文化、庙宇文化、红色遗迹……随着这些文物的修缮,门头沟区深厚的文化沉淀更加可见、可感。而这些,将是门头沟区今后可持续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