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研究员:故宫受损瓷器哥窑、官窑都没错

故宫文物受损追踪

(记者王佳琳)故宫又出错了?昨天,有关故宫被损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的事件再起波澜。南京有媒体报道指,故宫对外宣称破损的“盘子”是哥窑,而实际上却是官窑,两者价值不同。

报道称,南京市博物馆《瓷珍雅集》展览,正在展出上世纪70年代初汪兴祖墓出土文物,其中就包括与故宫此次破损文物一起出土的瓷盘。但展出的这两件展品被定名为“南宋官窑青灰釉瓷盘”,而非“哥窑”。

对此,记者昨天采访知名瓷器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叶佩兰女士,并查找到了由当年参与汪兴祖墓发掘者执笔的,发表于1972年4月号《考古》杂志上《南京明汪兴祖墓清理简报》一文。文章记载,这次发掘,共发现瓷器12件。其中:盘,11件,“均为哥窑制品”;另外的1件,是青花高足碗。

释疑

哥窑窑址未发现研究困难

为什么同一批出土的器物,专家在定名中会出现“哥窑”、“官窑”两种说法呢?

叶佩兰说,故宫当年把这批的两件瓷盘定为哥窑,是当年故宫老专家根据这批文物的特点把它进行的定名;南京市博物馆将其定为官窑应该代表了他们的观点。

叶佩兰介绍,哥窑的窑址至今未发现,研究还有很多困难。长期以来,研究者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目前“哥窑”与“官窑”都是学术上正在研究的问题,专家们把这些瓷盘说成“官窑”,或者说成“哥窑”都不能算错。

断瓷器年代尚需科学研究

在《南京明汪兴祖墓清理简报》中,也未对这批瓷器进行断定年代。叶佩兰表示,其实对于这批器物的断代也有待研究,当年故宫老专家根据传世的宋哥窑文物进行了对照,认为与其相似,因此将其定为宋代。但叶佩兰表示,要是完全比较起来,两者还是存在差异。

叶佩兰在研究中曾推测,怀疑这两件是元代仿宋代的哥窑。但她表示,这也仅代表她个人的一种认识而已。哥窑与官窑的科学研究还在进行,很多定名还是依靠传统的说法。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