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将文物损坏情况上报国家文物局 修复无时间表

故宫否认瞒报:宋代哥窑盘损坏已报国家文物局

瓷盘修复尚无时间表

(记者李莉)昨天,故宫博物院证实, 7月4日,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损坏事故。消息发出后,不少读者质疑故宫,为什么时隔近一个月才公布消息。故宫就此作出回答,否认瞒报。据了解,目前相关情况已经上报国家文物局,但瓷盘修复尚无时间表。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市文物局没有收到故宫的相关报告。今天上午,故宫新闻发言人冯乃恩表示,宋代哥窑瓷盘损坏事件已经直接上报国家文物局。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馆藏一级文物损毁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

按照国家规定,珍贵文物分一、二、三级,一级文物是其中最珍贵的。受损的哥窑瓷盘就是国家一级文物。故宫博物院又把一级文物具体分为一级甲、一级乙。故宫博物院共有63件哥窑文物,其中57件是一级品,包括一级甲和一级乙。损坏的这件文物是一级乙文物,目前瓷盘破损成6瓣。故宫表示,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应不成问题。

首博研究员、瓷器专家王春城认为,从媒体披露的事件过程看,测试仪器的设计本身存在危险因素。而对于损坏的瓷盘,故宫自己就有修复能力,但修复之后肯定跟原来不同。记者从故宫了解到,目前事件还处于上报调查阶段,瓷盘修复尚无具体时间表。

故宫博物院有关领导就瓷器被损事件接受专访

摸清事故原因才能上报

采访主题:宋代哥窑瓷器在故宫科研中被损坏

采访地点:故宫博物院

受访人物: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事故调查组组长陈丽华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

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

原因

数值输错 瓷器被挤压坏

记者:首先想知道,从专业角度讲,这次事故是不是一个低级错误?

苗建民: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建立于2005年,这台设备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使用,没有出现问题。今年开始进行哥窑的检测工作,遗憾的是,在操作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生了失误。

记者:这个失误怎么发生的?

苗建民:是这样的:检测仪器中有一个很大的样品台,把器物放在样品台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样品抬升到一定高度进行调焦。由于操作的科研人员输入数值出现问题,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被损坏。

质疑

调查一月 并不存在瞒报

记者:网民质疑故宫此事有瞒报之嫌。你们为何没有很快上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

陈丽华:我们在事发第一时间要求立即停止检测工作,要求对所有仪器进行检查、测试。我是调查组长,院里要求我一个月内把事实调查清楚,过程是复杂的。

宋纪蓉:我们是很严谨地按照科学的态度把事情调查清楚,以谨慎的态度处理这个事情。

记者:为什么没及时上报文化部和文物局?

娄玮:我院鉴于事故原因的复杂性,规定了一个月的时限。首先得摸清楚产生事故的原因,才能向上级和公众报告。

记者:网民质疑,最近故宫发生的失窃案、“会所门”,乃至今天的破损案,都是网上先爆料,你们被动应答。对此,你们怎么看?

陈丽华:这次事故完全是因为事故的复杂性导致了这样一个时间过程。但确实没有网民质疑的所谓瞒报问题。

当事人

经过培训 出事后很痛心

记者:进行这种一级文物检测的科研人员需要具备怎样的资质?事故当事人是否具备这种资质?

苗建民:这是一位理工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是第一批来实验室工作的,去年50多件古瓷的检测她也参与了,没有出现过情况。  记者:为什么这次会出现操作失误?

苗建民:客观原因是,这台仪器在输入一个数值后,没有再次确认的功能。主观上是我们自己操作失误造成的。当事人很痛心,由于我们的失误造成永远的损失,这恐怕是无法弥补的。不光是当事人,我作为部门负责人,也非常自责。据新华社  

哥窑瓷器市场价值几何?

到底哥窑瓷器的价值有多高?记者查询看到,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宋代哥窑瓷器十分罕见,就连清代仿制的拍品也可拍出几百万到上千万。记者查询雅昌拍卖历史纪录看到,自有1992年以来截至今年5月,哥窑总拍品为536件,其中已成交拍品为202件,总成交比率为39%。其中,宋代的哥窑瓷器数量极少,大部分拍品为清代仿哥窑瓷器。成交率不高也说明哥窑的真品和精品在拍卖市场上难得一见。宋哥窑八棱洗北京嘉信在2007年拍出770万;宋哥窑鱼耳炉北京荣宝在2009年拍出1008万 ;宋哥窑梅花洗澳门中信在2010年拍出2020万;就在今年4月的春拍上,苏富比的清雍正仿哥窑釉花棱双耳扁壶和清乾隆仿哥窑铺銜衔环兽首瓶,分别拍出了810和607万港币。    本报记者 傅洋

马上就访

责任人可能涉嫌过失损毁文物罪

记者上午就故宫国宝损毁一事致电市公安局,了解故宫方面是否已向警方报案,但市公安局就“是否接到报警”的问题一字未予回应。

刑事辩护专家、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主人张青松律师认为,只要有犯罪的可能性,公安机关就应该尽快展开调查。从目前披露出的情况看,这起事故的责任人确实“有可能”涉嫌过失损毁文物罪。“这项罪名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过失’,也就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毁珍贵文物,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毁珍贵文物,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还有一个条件是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张青松说,后一项没什么可争论的,就算这件哥窑国宝能修复,怕是也难再称得上一级文物。但前一项,责任人是否出于“过失”,或是其他什么意外因素,仅就目前公开的信息还难以断定,这就需要公安机关直接介入调查。

张青松认为,“侦查”并不必然就意味着责任人最后会被确定犯罪。侦查的结果是还责任人清白,还是将其绳之以法,要由法律作出最后的判定。

针对网上有人提出“如故宫一直不报案则可能涉嫌包庇”的说法,张青松说,面对一级文物受损的严重后果,无论是故宫还是责任人,都应该主动报案,不报案只能说明他们在法律意识上还有所欠缺,但这并不用承担什么法律后果,《刑法》中也没有对此作出规定。但是,如果故宫方面现在已经发现责任人在主观上存在严重过错,涉嫌犯罪,而始终不报案,那么确实可能会涉嫌包庇的问题。

本报记者 安然

“输入数值出现问题”应属于主观过失

按照故宫博物院作出的情况说明,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是在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仪器操作时存在失误,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而损坏,并称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斌律师表示,对于过失损毁文物的行为,我国法律有相关惩处的规定。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王律师表示,法律上的主观过失主要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及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从故宫透露的文物损毁过程来看,仪器存在漏洞,也不应该是这一次才发现的,所以科研人员“输入数值出现问题”的操作失误应属于主观过失。

“根据对该法条的理解,损毁了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是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多件损毁或不可修复的损失这样严重后果的,均应构成此罪。作为一级文物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无疑属于非常珍贵的文物的范畴,造成损毁就涉嫌过失损毁文物罪。”王斌律师说。本报记者 孙莹

有话要说   

应追查领导责任

沙小易:顶级的文物,顶级的管理单位频繁出现失误,说明故宫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可能存在问题,该下决心彻底改进一下了。    金闳伟:故宫连续出了好几件事,不是偶然的。应追查主要领导的责任。

快乐时光(1079721502):这样的管理,国家的宝物,实在是叫人难以放心呀!

西山(229429389):民不举,自不究。

以上观点摘自参与今日话题讨论的开心网和QQ网友发言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