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漕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基本信息

 

  书 名:《明代的漕运》

 

  作 者:[美] 黄仁宇

 

  译 者:张皓 张升

 

  书 号:978-7-5459-0938-8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

 

  定 价:39.00元

 

  内容简介

 

  许多学者认为,每个王朝崩溃时,政府机器毁坏的第一个迹象就是对水利问题的忽视。由于漕运不能再进行有系统的输送,大明帝国才失去了活力,直至最后崩溃。这是真的吗?

 

  本书系黄仁宇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全书以扎实的数据和考证为基础,还原明代的漕粮运输图景和漕运管理方式,并由此触及明代的政府模式、官场惯例、经济制度、地理环境、工艺技术和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它揭开了明廷依靠漕运作为国库收入主要来源长达两个世纪这一现象背后的主导思想观念,更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为何一个政治、经济、环境都远优于西方的国度,却未能迎来现代文明的曙光。

 

  著者简介

 

  黄仁宇 (1918-2000),知名度最高的华人历史学家之一。生于湖南长沙,1936 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曾于抗日战争时期辍学并加入国民党军队,1950 年退伍后赴美求学于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后转攻历史系,并于1964 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9 年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现代中国的历程》《黄河青山》等畅销书。

 

  译者简介

 

  张皓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政治史。

 

  张升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明清史。

 

  目录

 

  第一章 京杭大运河的背景和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二章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

 

  第三章 明代管理大运河的行政机构

 

  第四章 漕粮运输

 

  第五章 宫廷供应品的漕运

 

  第六章 征税、商业、旅行和劳役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一、印版图和草图

 

  二、《明实录》中所记载的输送到京师的漕粮

 

  三、《大明会典》中所记载的几省和南直隶几府州的漕粮份额

 

  四、几个内河河港的税收份额

 

  文献目录注释

 

  前言及正文中的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英汉对照表

 

  译后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