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洱地区史前文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基本信息:

      作者:万娇 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2013-11-01

      印次:1

      页数:238

      开本:16开

      ISBN:9787501038879

      作者简介:

      万矫,女,四川仁寿人。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馆员。先后参与挂圆桥遗址、三星堆遗址等重要考古笈掘,参与“中日合作北方谱系青铜器与石棺葬文化研究”、“指南针计划——槽坊头酿酒遗址和‘泰安作坊’酒坊遗址的价值挖掘与展示研究”等重大项目。发表简报、论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

      《苍洱地区史前文化》以洱海盆地为中心,梳理了大理市及其附近地区历年考古发掘和调查成果,综合述评了以往对该区域的考古研究。在此基础上,以近期发掘的大理银梭岛遗址出土的材料作为基础,通过对T10、T15所出遗物深入的地层学、类型学分析,将该遗址分为了四大期七期十一段,涵盖了苍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的发展历程。以陶质陶色、纹饰、器物的典型组合为依据,初步拉出银梭岛遗址距今5000——2500年的年代序列框架。在初步建立文化序列后,以年代为框架,通过各期的遗物、遗迹现象的分析,对银梭岛遗址各期的文化属性、社会生活一一进行推测、判断。为了建立苍洱地区的年代序列,在对银梭岛进行重点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结合环洱海地区调查材料和历年考古发现,对银梭岛遗址的年代序列进行了填补和扩充,并对银梭岛遗址的分期是否适合整个苍洱地区进行验证,从而确立了苍洱地区考古文化的年代序列,并将序列的下限延伸入铁器时代。再将周边经过科学发掘的遗址纳入到苍洱地区史前文化序列的年代结构中进行文化比较。以银梭岛遗址碳十四测年为基础,对历年来周边遗址的碳十四测年结果和文化面貌进行综合评判,以此确定各遗址的主要使用年代和文化异同。在由银梭岛遗址建立的苍洱地区年代框架范围内,探讨各期文化的地域分布。

      最后进一步对苍洱地区史前文化的自然环境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横断山脉20余处具有文化代表性或地域代表性的遗址所出器物的远距离比对,发现苍洱地区史前文化源于到横断山脉早期文化的扩张。在长期复杂的文化交流和演变中,因地制宜、逐渐分化,最终逐渐发展为《史记?西南夷列传》所描述的云南文化东西对峙的部落格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