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艺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简介:

      本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系列丛书》之一,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李可染艺术大展》的配套图录。

      序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

      “历史与艺术并重”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发展定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展现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不仅是展示古代中国艺术成就,也是展示当代中国艺术精品的平台。艺术作为中国文化发展成就的标志之一,积累和造就了无数个高峰,这是我们为之骄傲的文化遗产。中国国家博物馆有责任在收藏、展示、研究等方面作出努力,利用国家博物馆这个世界大馆的平台,促进和推动时代文化精品的创作,同时为广大公众提供高品位的艺术欣赏和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完成改扩建工程开馆后,首先推出这个“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系列展”之潘天寿、李可染、黄胄艺术展,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与艺术并重”定位的具体实践。潘天寿、李可染、黄胄先生都是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着杰出创造和重要影响的艺术大师,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有着传承和创造性的贡献,其为人为艺的璀璨人生,有着时代的印记,是诠释20世纪中国绘画史重要而鲜活的独特个案。

      面对21世纪许多新的文化和艺术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艺术先辈们在文化艺术史上的重要贡献与价值,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尤其需要这个能够全面展现艺术家成长道路和艺术成就的展览,一是为了纪念和告慰这些真正的艺术大师,二是对他们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精神进行有力的宣传与推广,三是为当代和未来中国美术创作的发展提供极有价值的借鉴;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个国家形象的最高历史文化殿堂来呈现并树立当代中国艺术新面貌与符合新时代文化艺术核心价值观的审美标准。借助于此,也将加大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艺术精品的力度和提升藏品展示研究的高度。

      这个系列展览得到了潘天寿纪念馆与潘天寿基金会、李可染纪念馆与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炎黄艺术馆与黄胄美术基金会,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感谢。

      二O一一年三月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序二 /邹佩珠

      可染的作品来到建设一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这文化圣殿与公众见面,是他的荣耀,当然也是我们国家的荣耀和中华文化的荣耀。

      中国画是我们的国粹,她在世界文化中是独树一帜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颗蒙尘的明珠。为了让这颗明珠散发耀眼的光彩,可染用尽了他一生的精力。1940年代初,我们的民族正陷于深重的危机之中,一批不甘心亡国亡种的文化人开始了文化救亡运动。可染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对中国画改革的思考也大约始于此时。可染提出对待传统“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是要将数千年传统文化传承于身;“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要让传统在新的文明挑战环境中开出一条生路。1944年,可染曾在重庆举办过一次人物画展,既为解决家庭生活问题,也是他研究工作的一个汇报,当时他的人物画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包括郭沫若先生、徐悲鸿先生、老舍先生以及齐白石先生的好评。1950年代初,中国水墨画遭遇了空前的生存危机,在被指没有表现力应该取消的情况下,使命感让可染暂时放下手中人物画的研究,选择以山水画为突破口,提出“要精读大自然和传统这两本书”,使传统笔墨与时代紧紧相连。1954至1959年期间,他先后四次进行了长时间、大范围的极其艰苦的写生工作,1954年举办了“李可染、张仃、罗铭水墨写生画展”,受到肯定和好评,使人们看到中国水墨画新的表现的可能性。他又以“可贵者胆”、 “所要者魂”的大无畏精神和胆魄开始了中国山水画革新之路。当1980年代又一次出现文化不自信思潮时,可染敏锐、坚定地预见到“东方既白”,看到了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曙光。可染自称是个“苦学派”,他是艺术实践者,他的艺术历程如同唐僧取经历经七十二难。晚年曾刻有一方印章“峰高无坦途”,以表达他改革中国画之路的艰辛。

      可染出生在中华民族最灾难深重的历史阶段,他终生不懈努力,想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尽一份力。是这块土地和时代成就了他,使他迈出了中国画改革的重要一步,并最终实现了“为祖国河山立传”的理想。可染过世后,我看到他写的一张小小纸条:“渔人之子、李白之后、中华庶民、齐黄之徒”,表达他作为一名中国人对这块土地和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以及

      对先辈的崇敬之情。

      今天,可染的作品与潘天寿先生和黄胄先生的作品一起,作为20世纪中华文化的艺术结晶,向世人展现那一代艺术家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情感历程,让我感到格外欣慰。

      在此,我谨代表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中国国家博物馆表示衷心感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