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史•总论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简介

 

  分设总论、经济、政治、哲学、科技、文学、艺术、教育、法学、宗教,史学及城市与社会共十二卷。总论卷是各卷的缩微升华本。本卷对文艺复兴的重点问题加以梳理和阐述;按国别系统叙述欧洲各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成就及其特点;对文艺复兴晚期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它与人文科学的互动关系以及两方面的成果加以归纳和概括;专门研究了欧洲文艺复兴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欧洲的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特别是权力制衡的政治制度,同提倡人性、人权的文艺复兴有无关联;几千年来在世界领先的中华文明,为何自文艺复兴后一步步落后于西方文明?读者也许能从中得到启示。

 

  作者介绍

 

  刘明翰,字墨林,笔名文日羽等,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教授兼校学术委员及山东省历史学科评审组副组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基础部主任、校图书馆馆长,共青团高级职称评委,湖南师大教授、政研室委员。

 

  朱龙华,广西桂林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文化史和欧洲文艺复兴史的教学与研究。撰有《希腊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等多部学术专著。

 

  李长林,生于沈阳,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54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代史研究生班结业后在湖南师范大学工作,曾任历史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发表史学论文近百篇。

 

  目 录

 

  总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欧洲文艺复兴总特征与各国的特点

 

  第二节 欧洲文艺复兴前后中国同西方的比较

 

  第三节 欧美与国内有关欧洲文艺复兴史研究的近况和新趋向

 

  第二章 文艺复兴的概念、实质内容与研究概况

 

  第一节 文艺复兴概念的由来

 

  第二节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第三节文艺复兴的实质内容

 

  第四节 欧美学者文艺复兴研究概说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的主要成果概述

 

  第一节 “人和世界的发现

 

  第二节 西欧经济的演进与政治的振兴

 

  第四节文化的辉煌与西方的崛起

 

  第四章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意大利模式与文艺复兴起源

 

  第二节 佛罗伦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

 

  第三节 人文主义与新艺术的高涨

 

  第四节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各地的传播

 

  第五章 意大利的盛期文艺复兴及其后期发展

 

  第一节 意大利艺术的鼎盛

 

  第二节 意大利自然科学的新进展和政治学杰作

 

  第三节 文艺复兴与罗马教皇

 

  第四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后期发展

 

  第六章 德意志文艺复兴

 

  第一节 15世纪末与16世纪初德国的经济政治概况

 

  第二节 德国大学的发展和人文主义者团体

 

  第三节 德国文艺复兴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四节 哲学、语言、文学、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第五节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科学、艺术与教育

 

  第七章 法兰西文艺复兴

 

  第一节 贵族文学与“七星诗社

 

  第二节 拉伯雷及其《巨人传》

 

  第三节 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蒙田、多比涅

 

  第四节 法国人文主义史学与波丹

 

  第五节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建筑与艺术

 

  第六节 科学、哲学与笛卡儿

 

  第八章 英吉利文艺复兴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兴起

 

  第二节 莫尔及其《乌托邦》

 

  第三节 文学戏剧的高峰

 

  第四节 英国史学的变化与发展

 

  第五节 英国17世纪初文艺复兴的辉煌

 

  第九章 西班牙、尼德兰的文艺复兴

 

  第一节 西班牙人文主义的诗歌与浪游文学

 

  第二节 拉斯?卡萨斯的《西印度毀灭述略》与西班牙史学

 

  第三节 塞万提斯及其名著《堂吉诃德》

 

  第四节 格雷科等的绘画与洛卜?维加的《羊泉村》

 

  第五节 伊拉斯莫与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

 

  第六节 佛莱芒艺术与勃吕盖尔

 

  第七节 格老秀斯的自然法、国际法与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

 

  第八节 肖像画大师伦勃朗等的新绘画成就

 

  第十章 科学革命的新纪元和人文科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日心一地动论》

 

  第三节 医学革命和近代生理学的确立

 

  第四节 数学、物理学的新发展和应用科技的萌动

 

  第五节 新哲学的创立

 

  第六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学和法学第

 

  第十一章 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明末清初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流传

 

  第二节 清末中国对文艺复兴文化的了解与吸取

 

  第三节 五四运动时期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本卷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