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陶艺作品即将亮相中国山东国际画廊艺术博览会
2015-03-28 15:39:24 来源:山东在线 已浏览次
由山东省贸促会、山东省文联、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山东国际画廊艺术博览会,即将于6月12日-15日在山东机械设备展览中心盛大举行。国内唯一一家美国画廊LC报名参展,并将在展会现场展示毕加索原创陶瓷。
毕加索与陶器的渊源要追溯到1946年二战期间,65岁的他又为了一段疯狂的爱,来到法国南部的小镇,这是个拥有制陶业传统的小镇,在那里他认识了著名的制陶坊坊主哈米耶夫妇,并接受他们的邀请,在他们专门提供的工作坊创作。哈米耶夫妇将所有制陶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毕加索,并与他合作了许多惊人的作品。
地中海一带大多是常见的大盘子,边沿宽,盘底深,毕加索就喜欢用这种盘子进行创作。他把盘子当成画布,将生活中与他关系密切的事物运用到陶瓷中。他将一个个普通的细颈酒罐变成了丰胸肥臀的女性形象,将一个个平面的盘子变成了一张张充满智趣的娃娃脸,将一个个骑马绕场亮相、 挥舞斗牛红布的斗牛士,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斗牛场面反映在不同的陶罐上。
在毕加索到来之前,以传统宗教题材为主的制陶小镇因二战一度陷入颓靡状态,毕加索彻底 改变传统制陶观念,将生活中常见的公羊,猫头鹰,鸽子,斗牛,女人等生活感悟,凝固于釉上。他的陶瓷作品被追捧, 英国著名演员Richard Attenborough 还专门几度去法国收藏他的陶瓷。为促进小镇的旅游业发展,毕加索和马杜拉陶瓷坊联合推出限量陶瓷,当成旅游产品出售,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的逐渐珍稀,这些陶瓷都成为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钻研20多年,打破传统制陶技法
刚开始创作陶器时,毕加索不懂制陶技术,但他是个充满好奇心的人,对他来说,生活就是一段探索、冒险的经历。他不断向陶瓷厂的坊主和著名工匠们学习制陶的工艺,学习当地有名的黏土制作和搪瓷知识,将精湛的艺术创作技巧运用到了对陶瓷的塑造和美化中。
毕加索把在《亚威农少女》的绘画技法用到陶艺上,用新鲜的坯泥进行创作。他在传统瓷器的基础上,改动陶器的瓶颈,或对罐子本身的形状进行修改,再在上面画画。有时候在一件陶瓷上,同时呈现一张女人脸的正面、侧面和背面,玩味二维和三维世界里的组合的乐趣。
毕加索不断试验,试验钴蓝色、铜绿色、紫罗兰色和品种繁多的珐琅, 他打破传统的制陶模式, 直到1973年去世,他都在进行陶瓷创作。这把他在英国的经纪人气坏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位在绘画方面如此盛名的大师会跑去法国当陶瓷学徒,其实,晚年的毕加索在陶瓷上找到了新的灵感,陶瓷为他开启了艺术生涯的另一个复兴时期。
从博物馆走进大众视觉
在1947—1971年间,毕加索和著名的马杜拉陶瓷坊创作了数以千计的陶瓷作品,每件由25件至500件不等。在毕加索看来,他坚信,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陶瓷作品应该被平价销售,要让普通民众都能用得起,但因为他在艺术界的影响力太大,无法实现当时的创作初衷。由于陶瓷的易碎性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只会越来越少,稀缺性越来越大。比起油画,陶瓷在出炉到之后的几千年都不会变形和变色,可以完美呈现当时毕加索创作出来的造型。现存世的毕加索陶瓷大多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这次,LC艺廊率先将美术馆级别的藏品带进中国山东国际画廊艺术博览会,让毕加索陶瓷走进大众的视觉。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