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画廊有意“抱团”进军上海艺术市场

      在连续举办了21年的台湾“画博会”面前,上海艺博会虽然稍显年轻。然而,社团法人台湾画廊协会理事长张逸群13日在沪参展时说,大陆目前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着台湾画廊,明年计划到上海设点。

      2014上海艺术博览会13日在沪开幕,台湾画廊无疑是其间一个颇具看点的新鲜面孔。在说到上海吸引台湾画廊经营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时,张逸群说,“大陆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扶持,是台湾所无法企及的。”

      英雄所见略同的还有台湾彩泥艺术总经理林清汶,他说自己画廊未来的起点会从上海开始。由于他们经营的画家和雕塑家都有东西方生活的经历,所以作品既有东方底蕴,也有西方的技法。而上海,在中国来讲是最国际化的都市,其生活的人群也是最能深入其艺术家作品的。

      谈及进入的方式,张逸群将它比作“启航”,“由于上海较大,而且对市场行情也不了解,所以他们(台湾画廊)不会选择孤军奋战,而是进行抱团合作”。张逸群表示,协会的朋友们积极性都很高,由于他们都是做不同属性的画种,种类多样,有欧美的,有台湾的,有内地的,有做水墨的,所以此番上海“作战”,可以说不是单一画廊的展示,而是一个公共区域的艺术交流。

      “我希望把台湾的艺术家带来大陆,因为台湾艺术家的画便宜,所以我让很多藏家关注台湾”。张逸群关注的是画的价值,“选对画,买对画,谈完马上走”,便是他的经验之谈。

      同为画廊经营者,林清汶更强调关注艺术的本质。“艺术不应该只是一个商品,如果只是商品,那就只是一个数字,就是金钱的游戏”。艺术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有灵魂深处的美感,而那里包含的是尊重和彼此的欣赏。

      林清汶表示,大陆目前的艺术市场由于起步较晚,还需要时间积累。艺术如果只成为少数人在做的事情,就会形成市场狭隘,因而必定要经历一个从有到精、到美、到普遍,再升华为艺术力量的阶段。

      李光裕、许雨仁和谢贻娟的作品,是林清汶此展的重头戏。他介绍道,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这三位艺术家共同的特质。

      本届上海艺博会将于16日落下帷幕,共有来自西班牙,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148家画廊参展,有数千件国画、油画、雕塑、版画、影像、装置、陶瓷等艺术品参与交易。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