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亚洲画廊艺术博览会主推海派艺术精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闻发布会现场

由文化部创办的“亚洲画廊艺术博览会”,自去年推出“中日韩画廊精品展”后受到业内普遍关注。作为一个崭新的亚洲画廊业界的交流展示平台,今年将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艺博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延续该品牌的运作,并于6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推出“海派艺术精品展”,届时不仅有来自上海本地画廊的积极参与,同时老一代海派艺术大师、新海派艺术家代表等也将悉数亮相。

陈家泠新作“温故创新”

本届博览会上,76岁高龄的现代国画家陈家泠先生将推出“温故创新”主题展,该主题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唐宋元明清的服装作为媒介,融入写意、抽象的绘画手法,彰显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精华;另一部是以旧上海滩月份牌作为创作题材,再现上世纪30、40年代上海的精致生活和对美的追求。在艺术家看来,海派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上海这座城市所拥有的创造力和与生俱来对美的无限追求,成就了上海艺术家必然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走上不断的创新之路。

朝鲜功勋艺术家主题展“平壤之光”

由沈阳陈氏兄弟投资管理公司带来的表世钟、金永哲、安峰洙等朝鲜功勋艺术家作品,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经典”,将组成本届博览会的另一个主题展“平壤之光”。朝鲜艺术家的创作主题,通常与本国的政治、国情紧密相连,虽为主题创作,但艺术家投入的个人感情依然饱满真切,通过其特殊的艺术视觉语言表现,或将唤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海派是上海文化的性格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海派艺术家周长江认为,海派是上海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性格,这种海纳百川的品质是城市走向欣欣向荣的历史过程。自开埠以来,上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便聚集了众多的文化才人,同时在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下,让上海这座城市在商业文化的促进下,也让其创造力不断得以深化,从而造就了海派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每一位身处其中的海派艺术家,需要不断建立自我文化系统和艺术语言体系,而作为海派文化的一员,都有责任重振海派雄风。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