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8年10月下旬,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最新确立的“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名单,成都博物馆成功入选。这是对成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专业、优质、多元化社会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研学是指探究式的学习,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也是中小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学习方式。成都博物馆作为成都市大型综合型博物馆之一,展览内容涉及历史文化、...
9月19日,“中国人眼中的阿拉伯”摄影展暨“丝路书艺”——中国·阿拉伯书法展在成都博物馆负一楼2号临展厅开幕。 新华网成都9月19日电(王剑冰)用镜头对话文明,用书法交融思想。9月19日,“中国人眼中的阿拉伯”摄影展暨“丝路书艺”——中国·阿拉伯书法展在成都博物馆负一楼2号临展厅开幕。本次展览是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的重要项目,通过中国艺术家的65件摄影作品和26件书法作品开启一段奇妙的阿拉...
2018年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一楼的一号临展厅与观众们见面。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中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位于秦岭两侧的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和关中平原自古就是滋生文明的沃土,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相继进入繁荣时期,三地青铜文明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和文化交流、互动的存在,既表明了各自...
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一号临展厅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展览将持续至11月11日,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何尊 亚伐方罍 何以为尊 我有中国 1963年,在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了一件伟大的青铜器——它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礼器,被大家称为“中...
本报记者 张全能 张青青 摄 2016年年底,成都博物馆推出“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以下简称“丝路大展”),在国内一炮而红,三个多月参观总人数超108万,居国内同类展览之冠,有人专门打“飞的”而来,有人反复参观8次……在资深文博迷“拿破破Napopo”刚发布的热门文章《2017博物馆十大展览述评》中,“丝路大展”也位列2017博物馆十大展览之首。“丝路大展”...
10月8日,记者从成都博物馆获悉,截至当日,国庆假期成都博物馆在每日限流2万人的情况下,共接待观众约15万人次。 据了解,于9月27日盛大开幕的《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暨<陈像·蜕变>摄影展》,是成都博物馆首个高规格、高品质的艺术大展。自开展后人气就十分火爆,至今依然没有“退烧”的迹象。 据悉,此次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展出了来自法国圣埃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
国庆假期首日,前来成都博物馆参观新鲜开展的《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暨陈像·蜕变摄影展》的市民们一大早便排起了长队。 记者注意到,在距离博物馆正门10米处立着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距离入馆还需排队等候约30分钟,请耐心等候。”,尽管如此,等待入馆参观的观众人数仍居高不下。 截至1日下午16时30分,成都博物馆门口的等候队伍仍长达百余米,长长的人群在天府广场上蜿蜒徘徊。 当...
四川成都博物馆作为集展示、研究、收藏、教育为一体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成都博物馆决定自8月1日起实行延时开放,对公众开放至20∶30.据馆内安检记录显示,延时开放当天的16∶30至17∶30期间,有300余名观众持票走进成都博物馆参观。 据了解,成都博物馆在年初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期间即开始针对预约团队延时开放。展览期间,100人至500...
肖飞舸希望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走进成都博物馆 昨日上午9点,在天府广场成都博物馆办公区,博物馆宣传营销部主任肖飞舸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往落地窗外看,办公区窗户正对博物馆大门,这个时候也是博物馆开馆时间。记者看到,不少观众已在博物馆门口排队等候进入,肖飞舸告诉记者:“比起刚结束的丝路之魂大展的人流量,现在观众明显少些了。不过,6月新的大展又将来到,到时候每天又要像打仗一样了。”她的言语中充满对大展...
南京市博物馆:阿育王塔。作为南京市博物总馆的镇馆之宝,七宝阿育王拥有单独一个展厅,观众前去观看时,必须要保持8米距离。(图片由成都博物馆提供) 成都铁臿。(图片由成都博物馆提供) 4月10日,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圆满落幕,此次来参加“丝路之魂”大展展览的文物们个个“出身名门”,其中超过一半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还有很多是各地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现场的中心柱。(朱虹摄) 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大展闭幕前最后一天,门口有大量游客前来排队观展。(朱虹摄)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樊锦诗正在观赏成都博物馆展出文物。(朱虹摄) 来自敦煌博物馆的讲解员正在做临展准备。(朱虹摄) 在三个多月的展期中,“丝...
成都博物馆二楼常设厅。步入其中的游客,往往会被各种栩栩如生的汉代陶俑吸引目光。造型夸张有趣的说唱俑、膘肥体壮的陶狗、巍峨华丽的陶楼……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汉代成都生活市井图。 其中的大多数陶俑,均出土于上世纪90年代成都611所建筑工地。成都博物馆馆长、当年参与考古发掘的李明斌,近日揭秘了这次重大考古发掘。“文物也会‘说话’,随葬的数百件陶俑,烧造出一片富庶与繁华,成为今人了解汉代成都生活的窗口...
流动的碑林作品之一 从秦代《峄山刻石》到唐代欧阳询《皇甫诞碑》,再到明代赵崡所撰的碑帖名录《石墨镌华》……9月14日起,它们的拓本都被原封不动地“搬”进了武侯祠博物馆绿雨轩展厅,等待着市民及游客们前来欣赏。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成都市民也能透过“流动的碑林”来进一步认识我们博大精深的书画文化。”14日上午,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裴建平在武侯祠博物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 “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 (成都博物馆供图) 热门盗墓题材小说《鬼吹灯》凭借曲折离奇的情节斩获众多粉丝。由此改编的电视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日前播出后也广受好评。 近日,丝绸之路特展正在四川成都博物馆展出。其中就有来自精绝古城的两件宝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和“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被学者认为是蜀锦。一时间,成都博物馆成为《鬼吹灯》粉丝和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