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北临西县文保部门工作人员近日对辖区内的隋唐运河故道调查勘探时,在该县仓上村南发现了一处大型粮仓遗址,出土了柏木立柱、陶瓮、执壶、碗盏、粮食碳化物、古钱币等。专家认为,此处粮仓遗址建于唐代,毁于北宋后期。
河北黄骅市海丰镇遗址2016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已接近尾声,经过近4个月的发掘清理,现场发现金元时期建筑基址及人类活动遗迹。 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发掘区北部有灶、火炕、墙基等遗迹,土层中包含有大量的砖瓦及陶瓷残片。考古人员正在小心翼翼清理土层,并将发掘出的陶瓷残片进行分类收集。 据工作人员介绍,发掘区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10米,最深处约4米,文化层最厚可达3.5米。探方中南部...
“北宋时期,黄岩青瓷窑品很丰富,质量在同时期也较好。”“看了黄岩沙埠窑的青瓷展品和遗址,我感到震惊。”11月15日至17日,黄岩沙埠青瓷窑址学术研讨会在黄岩举行。十余位国内文物考古专家,首次为黄岩沙埠青瓷窑址作了专题研讨。会上 ,有专家用“震惊”“出乎意料”等词来形容自己的考察感受。 据黄岩博物馆馆长罗永华介绍,沙埠青瓷窑址群位于离黄岩城区约15公里的沙埠镇,在约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
遗址处散落的大量石器和陶片。宋明摄 11月20日,记者从四川凉山州委宣传部获悉,近日,凉山会理县文物管理所在田野考古调查中,在新发镇乐寨村发现一重要文化遗址,定名为马鞍子遗址。从采集的文化遗物看,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聚落遗址,初步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聚落遗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 据了解,遗址位于新发镇罗寨村4组通安至新发公路右侧一河沟边的台地上,地理坐标东经1...
城墙砖上能看到清楚的字迹 从11月15日开始,南京老下关九家圩、唐山路和东炮台等处拆迁房,频频出现大量城墙砖,这些砖都是明代的,城砖上还有明显的“府、提调官”等标志,可以回收作修城墙专用。随后,居民打电话给南京市城墙管理中心,并将其进行回收。 11月15日中午,南京市民武先生途经鼓楼区东炮台街,发现有不少民宅院墙中藏有明城墙砖,有些竟然随意地堆放,有些还有破损。而这些民宅将面临拆迁,这...
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西组建筑 11月13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专业委员会、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山西2016年隋唐宋金重要考古发现专家会”在太原召开。晋阳古城、蒲州故城、河津固镇瓷窑址三个遗址的重要考古成果集体亮相,来自全国部分省市考古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对这三项考古新发现进行了专题研讨。 2016年山西隋唐宋金时期考古工作有了重要进展。尤其是大遗址...
11月15日,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目前晋阳古城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考古工作者在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群内发掘出两组大型建筑基址。专家表示,这是首次在晋阳古城遗址发掘出唐以前的建筑基址。根据出土的遗迹遗物,初步判定为北朝和隋晋阳宫城所在区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它经历了春秋初建、北朝繁荣、唐代鼎盛,在宋初遭火焚水淹后尘封于地下,连续使用近1500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英国一群潜水员在马耳他第二大岛戈佐岛海岸附近一英里处发现一艘沉船,残骸上装满货品。专家认为这艘具有2700年历史的沉船可为腓尼基商人的贸易路线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料。 潜水员在距离地中海海面110米的深处发现了这艘长15米的腓尼基商船,是目前在地中海中部发现的其中一艘最古老的沉船。残骸上装载的工艺品能够帮研究人员理清神秘的腓尼基商人的贸易路线。 这次研究的负责...
遗址中发现的残碑 山西2016年隋唐宋金重要考古专家会于11月13日在太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中心等的20多位专家在参观晋阳古城二号建筑遗址群、观看出土文物后,一致认为晋阳古城发掘取得重大突破,初步确定二号建筑遗址群为晚唐时期大型基址,根据发现的“隋之晋阳宫”残碑资料,推断发掘区应是隋代晋阳宫所在区域。 晋阳古城二号建筑遗址群...
图为条纹状般有序排列、颜色两头深中间浅的“岩画”。陈碧生摄 图为酉阳发现疑似天然“岩画”。陈碧生 摄 在重庆酉阳县麻旺镇加强村发现疑似天然“岩画”,有人说像土家族的西南卡普,也有人说像国画。11月13日,记者来到此地,一探天然“岩画”之谜。 记者抵达现场看到,在该村地上铺设的岩板上到处都是这样的“岩画”,条纹状般有序排列,颜色两头深中间浅,看上去像一幅自然的画作,令人叹为...
墓葬青砖上有篆体的戳印 核心提示丨洛阳市西朱村一处曹魏时期大型墓葬,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该大型墓葬规模宏大,出土文物400余件,其中出土的刻铭石牌数量超过了安阳的曹操墓,目前墓主人身份还不清楚。近日,洛阳将召开该大型墓葬的研讨会,专家们针对出土墓葬文物进行研讨,墓主人身份还有待论证。 现场丨墓葬规模宏大,被盗严重暂未发现人骨 该大型墓葬位于洛阳市寇店镇西朱村...
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带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高大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飞,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编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黄大路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进行考古拍摄工作。 在康家石门子考察现场,考古专家组对康家石门子岩画考古工作有了重大突破:认为早期的西王母的形象应该就说石门子岩画岩刻的女性形象,也就是说,中国早...
记者近日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西朱村南约700米处发现一处墓葬,出土陶器、铁器、铜器、漆木器和少量玉器以及100余件石质“遣册”。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初步判定,该墓葬是曹魏时期的一座高等级贵族墓葬。 据介绍,墓葬为长斜坡墓道明坑墓,东西向,未见封土。墓葬土圹东西全长约52米,口部距墓底深约12米。墓室土圹近长方形,东西长约18米,南北宽13.5米。 ...
振五亭 苏中宝应地区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宝应作为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了丰富的实物遗存。9月28日,宝应县第一次革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记者昨从宝应博物馆获悉,通过此次“摸家底”,宝应县有革命遗址、遗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56处,宝应县收藏有可移动革命文物165件/套,其中,新发现宝应地区革命遗址多达35处,新发现可移动革命文物94件/套。 宝应革命文物摸家底 ...
近日,清镇市旅普调查小组在调查工作中,在站街镇高堡村山脚组发现疑似明代寺庙建筑遗址。 该建筑遗址位于玉黄山山顶,建筑主体为石、木混合结构,房屋地基、墙体全为石板砌成,仅顶部为木结构。目前顶部已完全破坏,墙体、地基部分保留完好,轮廓清晰。建筑分为大厅、厢房、火房,前院等,因各个部分均为石板修建,保存较好。从山脚到山顶,有石板修建的石梯路。该石梯路长约150米,宽1—2米,多数保存较为完整。石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