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宴享图 其中金代的纪年墓葬,为金墓断代研究提供了又一座准确年代标尺 10月13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为期一年的汾西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考古工作者比较完整地清理了172座墓葬,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套)。 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位于汾西县永安镇郝家沟村北山梁上。2015年7月,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在施工取土过程中,发现了1座精美的金...
10月13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作为“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院先后两次组织考古人员对兴宁陵陵园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与勘探,新发现石刻9件,初步搞清了陵园的整体结构布局,为陵园遗址的整体保护规划提供了详细的基础资料。 兴宁陵,为唐高祖李渊父亲李昞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街道办后排村北,西北距汉高祖长陵约1公里,西距秦咸阳城一号宫殿遗址约2.5公里,南...
唐陵石刻以翼马最为精美,也是很多唐代帝王陵的标配,但在早期唐陵中,放置翼马的位置却出现过独角兽石刻,这是为何?目前正在进行考古工作的唐世祖兴宁陵也出现了不同于翼马的独角兽石刻。 新发现9件精美唐代石刻 兴宁陵为唐高祖李渊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爷爷李昞的陵墓,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后排村北。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兴宁陵西北距汉高祖刘邦的长陵约1公里,西距秦咸阳城一号宫殿遗址约2....
河北临漳县农民日前犁地时出土一石狮造像,10月13日,考古专家初步认定其为东魏北齐时期的产物,距今已1400多年。 犁出石狮造像的农民为马营村郭树平,当有人听说他犁出值钱的宝贝时,多次找他出高价购买,都被拒绝。郭树平主动与文物部门联系,上交了造像。 石狮造像造型独特,品相完好,工艺精湛,比较罕见。邺城考古队专家研究初步认定,石狮为汉白玉石质造像,是东魏北齐时期产物,推断其为佛前...
去年,有媒体连续报道了距榆林市府谷县高寒岭西9公里处发现寨山大型史前石城遗址后,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复,陕西省考古院史前文明考古队队长马明志一行6名专业考古人员,于7月2日正式入驻寨山,对寨山石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已经发掘出100多米长的一段石城墙,发掘出目前中国国内最早的一座马面和目前陕北地区最大的一处史前墓葬。继寨山石城遗址后,在距寨山石城遗址不到8公里的范围内,又相继发现了寨梁石城遗址和寨...
一通明代嘉靖初年的石碑,近日在凤翔县横水镇东劝读村被发现。经县文博人员初步鉴定,此碑距今 489年,且保存较好,碑文清晰可辨,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10月 11日,记者在东劝读村看到,一通石碑躺在村委会附近的地头草丛中,高约 130厘米,宽约 60厘米,厚约 20厘米。碑阴朝上,石碑上刻满人名,其旁边还有散落的碑座,长约 60厘米,高、宽均约 40厘米,中有嵌槽。经村民合力将石碑翻...
黄土之下,深埋数千年的骸骨依旧保持着下葬时的姿势。在南宁市那北咀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以下简称那北咀贝丘遗址),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最新发现了两具有待研究的骸骨,其中一具多处被肢解,另一具的头骨则张大嘴巴,临死前似乎遭到极大的痛苦。这两具骸骨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日前,记者跟随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专家来到那北咀贝丘遗址,探寻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的痕迹。 遗址里墓葬方...
这口古井位于太平天国侍王府围墙边,直径约1.2米,深约8米以上。 昨天上午7时许,金华古子城鼓楼里道路施工师傅像往常一样上班,发现太平天国侍王府大门东侧围墙外,在已经挖掘深约1.5米的沟中,有一口古井。 金华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勘察,文保所所长蒋金治告诉记者,初步估计整个井的深度在8米以上。这口井是在砂质岩中直接凿挖而成,估计工程量较大。“井圈部分已经无存,井壁呈圆形,利用地...
“余杭塘栖广济桥周围的水都被抽干了,有人拦截了运河水面,这样会不会导致历史名桥面临坍塌的危险?”昨天,有网友忧心忡忡地给钱报报料,说发现古镇塘栖的广济桥周围水位急剧下降,有的地方已经干涸见底,担心古桥因此受损。 塘栖广济桥是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地政府围绕古桥两岸保护复建的塘栖古镇,更是杭州地区有名的旅游景...
图为宝丰县香山寺文管所新发现的清代《重修香山寺碑记》碑刻宝丰县香山寺文管所供图摄 10月11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部门获悉,宝丰县近日新发现一通清代康熙年间《重修香山寺碑记》碑刻。碑文中记述了明崇祯末流土之变后,香山寺被毁,后经僧人福贤20余年建设,使其香火大增的历史经过。 据介绍,宝丰县香山寺文管所近日在平整土地时新发现清代《重修香山寺碑记》碑刻一通。该碑碑身四边残缺,字迹尚可辨认。碑...
史前文化遗址水洞沟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10月11日,记者了解到,此次出土了大量鸵鸟蛋皮饰品半成品和原料,获得的测年样本信息也更丰富,有助于在发掘点建立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惠民告诉记者,以前出土的多为经过穿孔或磨圆的鸵鸟蛋皮饰品成品。但这次除发现少量成品外,还有数百件大小不一的鸵鸟蛋皮半成品和原料,一些上面留有穿孔的痕迹。 “大量半成品的存在...
隆寺发现大量形制不同的古代墓葬,现场犹如一个小型的“古墓博物馆”。 天隆寺附近发现了多座古墓和古代建筑遗迹!近日,有读者向金陵晚报报料,记者前往现场探访后了解到,天隆寺地块是南京重要的地下文物埋藏区,此次考古发现的古墓数量众多,年代跨度大,或有重大发现。而古代建筑遗址,可能与雨花台历史上的名刹——天隆寺有关。 位于两处重要文物古迹之间 国庆期间,文物爱好者孙先生带着外地朋友去探访...
在中国计量史上,新莽时期的度量衡标准器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因为,当时在王莽复古改制的大旗之下,刘歆组织一批学者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考订音律和度量衡标准的活动,并根据考订结果,铸造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颁发全国各地使用。通过这场活动,刘歆形成了自己系统的关于钟律和度量衡的理论。他的理论成为后世朝代制定度量衡标准所信奉的圭臬,人们在考订度量衡制度时,不但要从他的理论中寻找依据,而且还要从他遗留的实物中寻找当...
为配合基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对河南省信阳市孙寨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新发现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早商以及西周时期遗存,揭示出这一遗址的发展历程和聚落变迁。 孙寨遗址地处淮河上游左岸,右岸即为游河入淮处。遗址主要由东南、西北两个台地构成,2008年被河南省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在西北台地,以龙山文化晚期为主,出土遗迹主要有灰坑63...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