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日记、器材、指南针、照相机、地图……在纪念赵陵山遗址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周年之际,“中华文明馆”今日在昆山张浦镇开馆,吸引众多考古爱好者前来参观。业内人士称,展出超出想象,全国罕见。 位于张浦的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是太湖流域一处典型的土墩遗址,距今5000多年。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达9米,东西长1...
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20周年馆庆,作为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华文明起源展、唐代壁画珍品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省政协副主席王晓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闫金及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席威凯等出席。 从2001年起,科技部、国家文物局等组织实施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充分揭示...
6月20日,观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中华文明起源展。当日,由科技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中原文明 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联合7个省区24家文博单位,展出包括山西襄汾陶寺的玉器、彩陶礼器、乐器;甘肃临潭陈旗磨沟出土的青铜器、金丝;陕西高陵杨官寨出土的大型尖底瓶、彩陶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礼器等一批重点文物。新华...
由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协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中原文明 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落成开放二十年之际,与广大游客见面。6月20日上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展仪式,仪式由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主持,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宋新潮、陕西省人大副主任吴前进、副省长景俊海、省政协副主席王晓安及国家科技部...
2011年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迎来新馆建成开放20周年纪念日。 “中原文明 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开展。 今天(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迎来新馆建成开放20周年纪念日,“中华文明起源展”也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20年之际,与广大游客见面。 1991年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自开放...
6月20日,观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中华文明起源展中华文明起源展上展出的河南郑州商城出土的铜鼎当日,由科技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中原文明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联合7个省区24家文博单位,展出包括山西襄汾陶寺的玉器、彩陶礼器、乐器;甘肃临潭陈旗磨沟出土的青铜器、金丝;陕西高陵杨官寨出土的大型尖底瓶、彩陶器;河南偃师二...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怀和重视下,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部际联席会议的领导下,日前,科技部正式批复,将“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予以重点支持。今天,我们召开“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议,标志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期研究工作正式启动。我代表国家文物局对出席启动会议的科技部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各课题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
5月18日——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由科技部、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化厅、辽宁省文物局联合承办,辽宁省博物馆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的“辽河寻根 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展” 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等领导及辽宁省委省政府、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相关负责人...
5月18日——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由科技部、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化厅、辽宁省文物局联合承办,辽宁省博物馆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的“辽河寻根 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展” 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等领导及辽宁省委省政府、国家文物...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5月6日在北京召开。这也标志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期正式启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1年由科技部组织实施,国家文物局配合参与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作为主要承担单位,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30余家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参与项目的实施。自该工程启动以来,经历...
“在我国数十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大遗址占据了相当大的数量。大遗址包括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葬等遗址、遗址群和文化景观等,涉及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众多领域。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遗址保护一直乏力,状况令人堪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提交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一份大会发言中呼吁:加强大遗址保护,维系中华文明血脉。 ...
为进一步促进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有效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汉阳陵博物馆积极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初审、现场考察评分和专家会议评议,依据专家投票结果,国家文物局2010年10月9日批准汉阳陵等12个项目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遗址公园是国际上通用并已日趋成熟的考古遗址保护和利用模式,它一方面通过多种展示手段的综合运用,将遗址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给普通参观者...
中新网西安9月26日电( 记者冽玮 实习生金鑫 )陕西省文物部门26日宣布,已初步建成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丽山园”(秦陵遗址公园)将于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丽山园与开放多年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同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位于秦始皇陵园的核心区。届时,海内外游客将会更详尽领略到秦始皇陵的恢弘气势。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墓,拥有丰富的历史与文...
打小起,我们就接受了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一样,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样的事实,并为能够生于这样的国度而骄傲。长大后才知道,我们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最早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这些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竟成为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的追问。 于是有了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从本世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