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初,成都市考古队在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四组发现了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出土精美文物60余件。事实上,这两座大型宋墓,均为何氏家族墓地,分属宋神宗时期监察御史何郯父母及何郯夫妻。 何郯,字圣从,出生于四川仁寿县。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尚书右丞致仕。《宋史》卷三二二有传。 本次发掘的何氏家族墓地,规模在四川宋代墓葬群中罕见,为研究宋代政治、历史、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
2月27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考古队了解到,日前考古人员在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四组发现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同时出土精美文物60余件。 考古人员根据现场发掘情况判断,此次发掘的砖室墓均为何氏家族墓地,其规模在四川宋代墓葬群中罕见。 据介绍,此次发现为研究宋代政治、历史、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令人遗憾的是,位于墓地一旁的成安渝高速路成都收费站项目,在施工过程对...
春节期间,十陵镇上的成安渝高速路工地,工人们还在坚守岗位。随着施工的进行,当地群众发现工地上挖出了一些砖石和陶片,青砖破陶指示着这里可能有古人安寝。接到报告的考古队员立即前往现场,在他们的抢救性发掘下,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重见天日。 墓葬虽被盗扰和破坏,但有60余件精美文物出土,其中陶俑、瓷器占多数,出土三方墓志和一方买地券都保存较好,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其判断出这是北宋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宋安德...
时间: 2006 类别: 传统技艺 地区: 浙江省 编号: Ⅷ-37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龙泉市 龙泉宝剑是中华古兵器的代表,也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末期,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在龙泉秦溪山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并以龙渊为乡名,由此传下技艺。后因避唐高祖李渊讳,以“泉”代“渊”,龙渊改称龙泉,现在的浙江龙泉即以出产宝剑而闻名...
时间: 2006 类别: 传统技艺 地区: 浙江省 编号: Ⅷ-9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龙泉市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
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为获取高额利润,各种文物作假应运而生。作为收藏一大热门,龙泉青瓷也不能幸免。龙泉青瓷的真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器型 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
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 1、五代到北宋早期 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这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俯首称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计其数的“秘色瓷”,以示修好。如此庞大的生产数量致使越州窑场无力承担,于是在这样的情...
宋代之时,随着越窑青瓷的渐趋衰落,浙江龙泉青瓷则逐步兴起,最后取而代之,发展成为江南的两大窑系之一。在宋代,龙泉烧造的青瓷窑中流传得家喻户晓的有两个窑,即哥窑和和弟窑。这弟窑,也就是现在一般所谓的龙泉窑。龙泉窑青瓷和哥窑青瓷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这里主要介绍龙泉窑的辨别方法。 龙泉青瓷窑在五代时即已开始烧造,只是到了宋代才有了大的发展。不仅产量大,质量高,而且还影响着南北的其他窑口...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称绝一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根据商品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商家纷纷对龙泉窑的产品进行仿烧,这种刻意的仿烧往往选择一种或者一类产品,有不同时代的,有不同烧造技术和制作工艺的,也有分属文化背景迥异的不同国家的。 国外仿烧龙泉窑产品成为世界性的现象。埃及的福斯他特是当时政治、经...
元代龙泉窑龙纹大盘,高8、口径33.4,底径12厘米,1996年广德县出土,现藏广德县文物管理所。 折沿,浅弧腹,圈足。盘外壁模印一圈菊瓣纹,盘心模印龙纹,内壁刻划卷草纹。此盘器形较大,胎体厚重,里外满施青釉,釉色青中微泛灰,底足露胎处呈火石红色。在较厚的釉层下模印的云龙纹清晰可见。制作规整、龙纹矫健有力,为龙泉窑元代产品。 元代龙泉窑瓷器由于烧制方法的不同,在器物底足处有比较明显的时...
龙泉窑的青瓷以其青翠如玉的釉色闻名于世,目前还未见到宋代以前记载龙泉青瓷的文献。南宋庄季裕的《鸡肋篇》记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王所供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似乎告诉我们龙泉青瓷早在五代就已被宫廷所青睐。上世纪90年代杭州南宋皇宫遗址大量出土南宋龙泉窑青瓷残片无可置疑地确定了龙泉窑的地位,元大都、南京、北京等皇家遗址都大量出土宋、元、明龙泉青瓷残器,足以说明龙...
资料图 图文无关 近日,龙泉市道教协会成立暨龙祥观山门剑圣殿庆典仪式举行,该市重点建设项目龙祥观道家养生园中的山门剑圣殿正式落成。龙祥观道家养生园项目位于龙泉山精品旅游线上,投资5亿元,项目建设包括道教研究院、居士楼、龙祥观接待处等五大功能区,准备创建3A级景区。建设分二期进行,其中一期投资1.2亿元,建设龙祥观等主体工程。目前,山门?剑圣殿已全面完工,剑圣殿供奉的是欧冶子像,大殿四面为欧冶...
我们具体比较了龙泉窑和景德镇的瓷器样式和纹样,发现有3、4样是官窑的样式,其中两个窑的器物是同一个头子,可见当时明朝烧造瓷器是有特殊标准的,统一定制的,这是同时代其他窑无法比拟的,是对宋、元时期瓷器风格的继承。从这点可以证实《明会典》中对饶州、处州两处为官府定制瓷器的记载,纠正了若干偏差,丰富了文献资料。 刘新园还在发掘现场,发现了专门的匣钵间,这在国内的窑址发现中尚属首例,对于瓷器而言,匣...
元代花瓶 时代:元代 出土地点:华亭县 珍藏单位:华亭县博物馆 1994年,华亭县东华镇黎明川村村民在自家田地里耕作时,一铁锹挖出了一件身上布满洞孔的“瓶瓶”,并将其上交华亭县博物馆。后经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我国瓷器鉴定泰斗耿宝昌先生亲自鉴定,命名为元代龙泉窑青釉镂空花瓶。耿老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元代龙泉窑瓷器艺术珍品,随即这件文物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
12月12日,《大窑龙泉窑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经丽水市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7年1月15日起施行。《大窑龙泉窑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共二十四条,涉及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原则、宣传、组织机构、管理机构职责、资金管理、表彰奖励、规划、区域划分、禁止行为、调查勘探发掘、建设、监测、应急、文物保护、考古、文物利用、违法责任等。 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于2016年7月正式入选国家文物局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