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财政困难时政府“卖牒”所得为度牒银 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带有地名、官名及用项名的唐代度牒银铤,将出现在本月下旬举行的北京诚轩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 这枚50两船形银铤上有文字“度牒银永州课五十两刺史崔沆进”,长179毫米,宽88毫米,高53毫米,重1860.3克。据北京诚轩拍卖公司考证,该铤是目前唯一发现的唐代度牒银铤,极具文物史料价值。铭文中提到的...
2008年2月,北仑小港姚墅村在村东侧钱家坟山建设取土时发现有古墓暴露,经群众举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仑博物馆随即对钱家坟山地块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勘探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发掘墓葬6座,包括三国东吴和唐代墓葬各1座,清代墓葬4座,出土铜钱、发髻、罐、瓶等文物。其中东吴时期墓葬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长4.25,宽1.6,高1.9米,除墓道已毁坏外基本保持完整。墓壁单砖错缝...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春晚周杰伦一首《青花瓷》,勾起了人们对青花瓷的神往。经有关专家考证,青花瓷的故乡就在巩义。 昨日,记者从巩义文物局获悉,国家和我省考古专家在2月6日出版的《中国文物报》上联合撰文指出,“唐代青花瓷的发源地就在巩义窑址”。巩义窑址位于巩义市北山口镇白河村,遗址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06年被...
享有“中国最大的石质图书馆”美誉的西安碑林,新近发现其收藏的唐天宝十三年(公元七五四年)《李训夫人王氏墓志》是一则反映中韩文化交流的新史料。 已有九百二十年历史的西安碑林收藏宏富,其中就有不少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资料,经专家考证认定,二000年出土于陕西眉县《李训夫人王氏墓志》是一则反映中韩文化交流的新史料。据志文所载志主王氏系唐、武周时期的名将王孝杰后裔,在丈夫李训去世后...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巩义白河窑址进行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北魏窑炉、唐青花瓷器和唐三彩马俑。 这次发掘的重大收获是发现了唐代青花瓷片,有碗、枕等实物。其中,葵口碗胎白,胎质细腻,烧结度高,绘画折技花卉纹饰。专家称,这些大量青瓷,与洛阳汉魏故城内出土的北魏青瓷造型完全一致,为北魏皇室使用青瓷找到了产地,而出土的唐代青花瓷也证实了其发源地就在河南巩义窑址。 &...
日前,西城区金融街丰盛胡同西口某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古墓。经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勘察、鉴定,确认其为唐代壁画墓。 据施工方介绍,工地挖掘机在此地施工时挖出一座白色石碑,随后又挖出了圆形青砖台、方形青砖台等物。 西城区文化委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并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取得了联系。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相关人士经过鉴定、勘察后表示,这是一座砖室墓,但仅存一小部分,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等部...
因担心雪对现场造成影响,事发地点已经被团团包围,防止外人进入 证明金融街在唐代曾叫“幽都县礼贤乡胡村” 昨天,记者从市文物研究所了解到,1月15日,在西城区金融街丰盛胡同西口附近一处建筑工地发现的一座唐代墓现场勘测工作已结束。经鉴定,该墓为唐末唐昭宗时所建的一座壁画墓。在已被盗毁的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块珍贵的墓志。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韩鸿业表示,残存墓室发现...
三尊石佛中最小的一尊 近日,芮城县发现三尊深埋黄土之下四尺有余的三尊唐代石佛,这是近年来芮城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令文物工作者兴奋不已。三尊佛像现已移交芮城县博物馆收藏。 那天在芮城县原土产公司基建工地,一尊石佛连同黄土被挖掘机挖了出来,在场的文物工作者便迅速对现场进行控制,对佛像实施保护,随后又连续发现了两尊形态各异的石质佛像。三尊石佛中一尊较小约45厘米,另两尊皆高约96厘米,且有项光,在项...
1月8日,记者在市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看到20座身材丰腴、衣衫靓丽、云髻高耸、神情各异的伎俑,犹如一个正在演奏的小乐队,生动、优雅。据了解,这4组共计20座唐代伎人陶俑是该馆工作人员陈岚无意中发现的,这20座唐代伎人陶俑的发现和收藏,填补了我市在此类文化遗产上的空白。专家称,这些伎人陶俑的发现,意义价值非凡。 兰州市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负责人李智告诉记者,这些文物是在隍庙发现的,据称出土于天水,...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松林日前披露:该院近期在郑州市上街区的一处考古工地上发掘了一批晋、唐时期的墓葬,出土大量重要文物。在一座墓中出土的两件唐代青花塔形罐非常罕见,填补了中原地区乃至全国长期以来未发现完整唐青花的缺憾,其中一件瓷器的腹部非常明显地绘有一幅古代“曲棍球”图。 张松林说,这处墓地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西4公里的一块耕地中,西距巩义市黄冶唐三彩遗址19公里。...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松林日前披露:该院近期在郑州市上街区的一处考古工地上发掘了一批晋、唐时期的墓葬,出土大量重要文物。在一座墓中出土的两件唐代青花塔形罐非常罕见,其中一件瓷器的腹部非常明显地绘有一幅古代“曲棍球图”。 张松林说,这处墓地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西4公里的一块耕地中,西距巩义市黄冶唐三彩遗址19公里。该地汉、晋时期属河南郡,唐代时期属河南府,其周边地带曾...
专家考察南塘庙台子唐代建筑基址 近日,大港区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过程中,发现一处唐代建筑基址。 该建筑基址位于大港区大港水库西南侧内,西南距大王庄乡刘岗村2000余米处,为一面积约300平方米、1.5米左右高的高台子,当地称为“南塘庙台子”。在现场采集到一块约长2.4米、宽0.9米、厚0.27米的石碑,碑边沿雕刻有纹饰,碑上有残缺文字;还发现莲花石碑座一个,石座上...
在昨日举行的河南省考古工作会议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松林披露:该院在郑州市上街区一处考古工地上发掘了一批晋、唐时期的墓葬,在一座墓中出土了2件精美的唐代青花塔形罐。 张松林介绍,此次共发掘古墓葬25座,其中晋墓10座、唐墓3座。晋墓墓葬形制基本相同,由墓道、甬道、主室、侧室4部分组成,唐墓由墓道、甬道、墓室3部分组成,均为单棺葬,墓道较宽,墓葬整体呈“刀”字形。还...
大港水库内唐代古遗址中又有重大发现,现场的一块巨型青石上刻有碑文。另据市考古专家初定,该处是本市至今在海河南部首次发现的唐代古建筑遗址。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大港区文化局文保人员再次来到大港水库内的古遗址进行勘察。文保人员将现场发现的这块青石进行简单清洗。由于长时间风化,青石上的字迹已经无法辨认,但四周雕刻的花纹还依稀可辨。青石碑后面,有一些为楷书的刻字,其中一些保存得还比较好。文保人员断定,这是...
由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陈长林先生珍藏60余载,一直视若珍宝、秘不示人的一张唐代古琴,将于12月9日在荣宝秋季拍卖会古董珍玩专场中出现,据传此琴是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收藏的一张古琴,甚至可能就是赵孟頫以此称号的“松雪”古琴。 此次上拍的古琴为仲尼式,长123厘米,龙池内刻有隶书“光化二年”款、凤沼内刻有隶书“升”字款。光化二年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