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保人员在查看唐代碑座 “现在的大港水库芦苇荡里,原本有一唐代的古寺庙,现在仍保存着石碑座和石碑。”大港区小王庄镇刘岗庄村热心村民的一个电话,犹如一块巨石丢进了水塘。昨天一早,本报记者就跟随大港区文化局的专家团一同来到了大港水库。踩着一人多高的芦苇,向水库腹地走出2公里多,大家终于看到了一个直径约百米的大土堆。如果不是有村民的指引,大家根本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有一座相传在唐代...
唐代杰出诗人韦应物及其妻、子等人的墓志最近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被发现。 这次发现的墓志分别是韦应物墓志、夫人元苹墓志、儿子韦庆复墓志及韦庆复夫人裴棣墓志。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马骥根据墓志,对韦应物的世系、家族、身世等做了详尽的考证,列出了韦应物的生平年表。 韦应物是唐代杰出诗人,有关他的生平记载非常少,人们只能依据韦应物诗作中提供的线索,努力探究韦应物的生平。这批墓志是唐代石刻文献的重要发现...
山西省汾阳市相关部门日前在施工现场发现一处古墓,文物专家初步推断该墓建于唐代。 据山西省汾阳市文物局介绍,当天得到发现古墓的消息后,汾阳市文物局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保护。经过几天的勘察、挖掘,文物专家初步推断该墓建于唐代。这是汾阳市首次发现唐代古墓,现场清理出墓志石、凤首罐以及青釉龙柄首壶等物品。
近日,镇海区文史研究者洪余庆与省收藏协会会员盛勤俭先生在考察镇海九龙湖唐代越窑青瓷窑址时,在三圣殿水库北侧发现了许多 “匣钵”和 “垫圈”,窑址上仍堆积着许多 “匣钵”碎片,分布面积达20多平方米。经初步确定,该处应是唐晚期烧制越窑青瓷工具 “匣钵”的窑址。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匣钵&...
鸿胪井碑历经多年风雨 旅顺鸿胪井遗址发掘保护工作已开始进行,国家文物部门已进行全面考察,即将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工作完成后,鸿胪井遗迹将与黄龙墓一起成为旅顺新景点 在“一山担两海,一笔写春秋”的旅顺口,提起万忠墓、白玉山等著名景区,无论是大连人还是外地人都说得上是耳熟能详。但就在旅顺口区黄金山南麓,深藏山中的两座历史遗迹——鸿胪井与黄龙墓仍是“藏在深...
饮茶用的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盏、茶托 储放茶叶用的鎏金银龟 鎏金飞鸿球路纹银笼子 用于炙茶饼用 唐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 唐系链银火筋 唐鎏金壶门座茶碾 秘色瓷茶碗 唐鎏金飞鸿纹银匙
记者昨日从新津县获悉,新津县首次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唐代墓葬。据新津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郑卫介绍,此次发现的唐代墓葬位于新津邓双镇何店村的“水都新城”建设工地。从6月份开始,该县文管所就对这里进行了考古勘探。经过两个月的勘探,文物管理部门共发现了5座墓穴,其中一座唐墓、一座宋墓以及其他后代墓葬。 “该墓内只发现数枚唐代开元通宝,所以文物专家将这一墓葬断代为唐开元...
12日,九江市文物部门有关专家向记者证实,近日在庐山区莲花镇龙门沟左侧的深山大壑中发现的摩崖石刻,是庐山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唐代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312年,也是庐山目前发现最早的摩崖石刻。 这块摩崖石刻是一块三角形的巨石,正面是行楷“海会寺”三个大字,字行间有“时唐证圣元年乙未岁”字样。据专家介绍,唐代“证圣”系武...
近日,绩溪县上庄镇旺川河南砖窑的农民工在一个小山坡上挖土时,在离山体表层下近两米深处,发现一只陶制的罐子,内贮古钱重约10公斤,经考证多为秦汉时期的古钱。 由于埋在地下年代久远,古钱已氧化结成块状。根据剥落下来的一些古钱辨析,其中的“半两钱”为秦代铸造,还有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改铸的“五铢钱”,东汉时代铸造的直径2.5厘米,重3克的大型钱币...
俄罗斯考古工作者日前在俄南部一古城堡遗址发现了大量中国唐代风格建筑遗迹。专家推测,这座城堡很可能是远嫁回纥的中国唐代宁国公主的一处行宫。
俄罗斯考古工作者日前在俄南部一古城堡遗址发现了大量中国唐代风格建筑遗迹。专家推测,这座城堡很可能是远嫁回纥的中国唐代宁国公主的一处行宫。 据俄塔社29日报道,这处名为“博尔巴任”的古城堡遗址位于俄罗斯南部图瓦共和国小镇昆古尔图克附近,占地约4公顷,距离俄蒙边境数十公里。考古学家们在此发现了方形建筑物地基、与建筑物正面相连的成对楼梯、立式梁结构、支撑屋顶的雕花顶梁结构、陶制...
7月19日,在郊区关村一施工工地上发现了两座唐代古墓。 省市有关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此墓的形制、青砖神纹、以及现场出土的一枚铜钱和随葬品上刻着的开元通宝字样,可以证明此墓葬的年代为唐代开元年间,但由于墓葬没有墓志,墓葬的具体年代尚无法考证。 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发现了6具尸骨,专家解释说,一个墓室内同时有这么多尸骨是非常少见的,这个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是家族合葬墓,初步分析这家可能遇到...
7月21日,记者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获悉,为配合唐大明宫含元殿御道保护工程建设,考古人员在百官上朝的含元殿南百米处发现了唐代水渠道、桥梁、道路等遗址,因新发现遗址与含元殿及其朝堂的重要关联性,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唐代大明宫、中国古代宫殿制度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从勘探得知,在御道拆迁范围的东西两侧,该水渠道还有延伸部分。水渠道南北宽3.65米—4.0米,深1.6米左右,东段略浅,西段略深...
记者7月19日从有关方面获悉,长治市平顺县北社村发现一座南北方向的古墓,山西省考古专家初步勘察后认为,此墓为唐代砖室古墓,墓室形制极为罕见。 从考古资料看,一般唐代砖室墓大多是四壁弧形结构,这是隋唐断代的主要标志,但此墓除南北壁稍有弧度外,其余三壁均为方形,这在唐墓中极为少见,对研究唐代墓葬形制很有价值。据了解,这个墓是平顺县北社村一村民不久前在挖掘宅基地时发现的。在古墓发掘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墓志...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北社村日前发现一座南北方向的古墓,专家初步勘察后认为,此墓为唐代砖室古墓,墓室形制极为罕见。 从考古资料看,一般唐代砖室墓大多是四壁弧形结构,这是隋唐断代的主要标志,但此墓除南北壁稍有弧度外,其余三壁均为方形,这在唐墓中极为少见,对研究唐代墓葬形制很有价值。 据悉,这个墓是平顺县北社村一村民不久前在挖掘宅基地时发现的。在古墓发掘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墓志铭、完整陶罐及少量泥俑。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