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重庆开县余家坝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全部完成,取得了重大收获。 重庆开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介绍说,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率领的考古队日前完成了对重庆开县渠口镇云安村余家坝战国墓群的大面积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掘战国中晚期墓葬15座,出土战国时期青铜器、陶器、玉器、漆器等器物60件。这是对余家坝进行的最后一次考古发掘。 考古专家指出,余家坝的考古发掘,对研究巴人的生活...
昨日,继忠县中坝遗址全面完成发掘之后,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又一抢救性遗址———忠县半边街遗址圆满完成田野发掘工作,共发掘近300座战国墓,出土文物总量近1万件。 记者从北京大学三峡库区文物考古队了解到,忠县半边街遗址位于该县县城长江边上一块台地上,和该县著名的中坝遗址相连。从1994年起,该考古队就展开了对半边街遗址的发掘工作。至今为止,该遗址发掘出房址、灰坑、墓葬、灰沟、窑、灶等遗迹,发掘总面积达...
47.04万元人民币成交。共有5件拍品价格在10万元以上,36件拍品的成交价在1万至7万元之间。可以看到,铜镜的价格这些年一路稳步上升。对于这段时间受股市震荡而担惊受怕的散户来说,若有意转战收藏品市场,作长线投资的话,收藏铜镜不失为一投资良机。 铜镜拍卖的成交情况,整体处于上升趋势 嘉德自2004年秋在国内首推铜镜拍卖专场后,这些年来,铜镜的成交价格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2004年嘉德秋拍的...
历经10年发掘和研究,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的神秘“面纱”终于被全面揭开。昨(11)日,什邡市博物馆有关人士向记者披露,考古研究表明:城关墓地墓葬形制多样,同属于巴蜀文化系统,其中发现了全国最大规模船棺墓葬群。据悉,该研究成果汇集成的《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一书,日前获得2006年度全国最佳考古发掘报告。 全国最大规模船棺墓葬群 1988年,当时的什邡县政府在方亭镇 (原城...
昨天,重庆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与重庆华夏文物拍卖公司宣 布,首届重庆文化艺术节华夏文物中宝2007年春拍,本月22日到24日在海逸酒店举行。 作为首届重庆文化艺术节重头大戏之一,本次拍卖会推出文物艺术品560件,包括瓷器、玉器、杂项、书画等,总估价5000万元。本次拍卖会标王商代晚期?纹觯,高32厘米,估价300万元,?俗称猫头鹰。 在560件拍品中,更为叫绝的是以咨询价出现的一件战国彩绘漆琴。...
华龙网讯(商报记者 刘勇 欧阳祖兵 摄影报道)昨天,重庆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与重庆华夏文物拍卖公司宣布,首届重庆文化艺术节华夏文物中宝2007年春拍,本月22日到24日在海逸酒店举行。 作为首届重庆文化艺术节重头大戏之一,本次拍卖会推出文物艺术品560件,包括瓷器、玉器、杂项、书画等,总估价5000万元。本次拍卖会标王商代晚期鸮纹觯,高32厘米,估价300万元,鸮俗称猫头鹰。 在560件拍品中,更...
新华网太原5月1日电(记者谭博文)日前,山西省有关文物考古部门结束了对运城市盐湖区邱家坡村东一带古墓群的初期考古发掘工作,在已发掘的61座古墓葬中有41座为战国晚期古墓葬。 今年1月2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运城市文物工作站考古队在配合运城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时发现了这个墓葬群,并于2月25日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共发掘清理出古墓葬61座,其中战国晚期墓葬41座,汉代墓葬13座,宋...
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2日专电(记者 李泽兵)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近期在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附近一经济园区地下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共清理发掘战国至元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墓葬385座。 这些墓葬中战国墓数量最多,有285座,其余为秦汉时期、魏晋时期和辽、金、元时期的墓葬。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永志介绍说,这次抢救性发掘收获颇丰,出土陶器、铁器、玉器、石器、铜钱等文物达500...
新郑郑韩故城西北2公里处和南水北调考古现场,在3个小河沟夹着的近1万平方米的岛状土丘上,考古人员竟发掘出深浅不一、多朝叠加的近200座墓群,以战国时期的墓葬为主,在发掘出的100多件文物中,有全国罕见的棺椁荒帷两处。昨日,现场的南水北调考古专家称此处荒帷的出土“意义堪称重大”。 万平方米内数朝人争入葬 昨日10时,在新郑市新村镇西侧的铁岭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正在一个岛...
西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位于此间西郊的秦阿房宫前殿遗址附近发掘出一座高台建筑遗址,所出土的文物和建筑形制显示出该遗址上曾有美轮美奂的宫殿建筑。有关专家认为,该建筑遗址是始建于战国秦上林苑中、被秦汉两朝沿袭使用的皇家建筑遗址。 据记载,秦上林苑位于西安市西郊约十五公里处,在渭河以南,与秦都咸阳城隔渭河相望,是战国时期秦的宫殿园林建筑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逐步扩建为壮丽的阿房宫,是秦王朝拟建的政令中心,...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广州南海神庙日前发掘出一处战国至南越国时期的遗址,出土大量几何印纹陶片。更重要的收获是,在广州南海神庙西门南侧旧河涌发掘出一处古代的石砌码头和路桥遗址。 战国至南越国时期的遗址位于广州南海神庙西门南侧,目前已出土有陶瓮、陶罐、陶三足盒、陶碗等遗物,陶器纹饰为几何印纹,年代大约被推断为战国时期。这是首次在珠江岸边发现几何印纹陶器。 石砌码头和路桥遗址由码头、道路和小桥...
考古人员在距今2500年前的新疆吐鲁番洋海古墓中发现了一根保存完好的葡萄藤。专家称,这将吐鲁番地区葡萄种植的历史向前推了半个世纪。 这根古葡萄藤深褐色,长115厘米。专家认为,这根葡萄藤的具体年代应在公元前500年前,这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 吐鲁番文物局局长李肖博士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吐鲁番地区种植葡萄最早的实物见证。” 李肖说:“而且当时的人们已经...
据央视报道,流失海外近百年的一件战国时代的青铜鼎昨日由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无偿捐赠给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也是陕西省流失海外文物的首次回归。
在福银高速路口处,一段秦长城已消失变为耕地。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固原战国秦长城正遭当地农民垦荒蚕食,有的地方已经被夷为耕地。 昨天,记者驱车来到固原市原州区清河镇明庄村处的战国秦长城遗址,长城内外全是农田,两边没有任何防护设施以界定遗址的保护范围。当地一农民正驾耕牛播种,新翻出的土地已与战国秦长城形成了近一米的落差,而在未开垦之前,这还是长城的护坡部分。沿长城延伸方向望去,未收割的...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安市长安区南的神禾原上发现了一座大型战国秦陵园遗址,陵园规模较大,布局完整,是迄今为止我国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战国时期陵园建筑。从目前出土文物的品位与规格推断,其主人应系王公级别的人物,很有可能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 2004年7月初,为配合基建,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对长安区神禾原一带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一座大型战国时期陵园,经过一年多的发掘勘探发现,这座陵园整体呈长方形,南北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