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春秋晚期到战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和生产工具、技术的改进以及生产者劳动积极性的提高有密切关系。 生产工具方面所出现的革命性变革,主要是铁器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春秋末年已经有了铁器,但不普及。进入战国后,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业,都已离不开铁工具。在《孟子》书里已提到铁耕。《管子》则以为:农夫必须有铁制的耒、铫,女工必须有针和刀,制车工必须有斤、锯、锥、凿。否则他们就不能成其事。据现在所...
1、齐国 (1) 周夷王时,齐胡公子与齐人攻杀齐厉公。 (2) 公元前686年,齐公孙无知弑齐襄公诸儿。 (3) 公元前685年春,齐雍林人杀公孙无知;夏,齐桓公小白夺位;秋,逼鲁杀其兄子纠。 (4) 公元前643年11月,易牙等困死齐桓公,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逃往宋国。 (5) 公元前642年3月,齐人杀无诡;同年5月,太子昭在宋帮助下被立为国君。 (6) 公元前633...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大同发现一处战国汉代时期平邑古城遗址。平邑古城的发现对研究大同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该遗址位于大同县许堡乡东水地村,始建于战国,延用至汉代。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55米,南北长550米,现存东、西墙及南墙墙基。东墙南北残长约500米,残高3.3米,基宽10.5米。遗址遗物十分丰富,地表及墙体上采集遗物有战国时期陶豆柄,粗绳纹陶片,汉代时期抹断绳...
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近日在武康镇长安里紧靠武洛公路处,发掘了一处战国古墓葬。在出土的一批陪葬陶、瓷器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数件仿兵器、工具的青瓷,这在国内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 墓葬位于一处称为梁山的山顶上。与以往发现的战国土坑墓不同的是,墓室在基岩上开凿而成,这种石坑墓工程量远大于一般的土坑墓。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判断,战国时期这种在基岩上开凿墓室的做法,在省内还是首次发...
近日,在南水北调丹江口市习家店龙口墓群考古现场,考古工作者们发掘出1把2000年前的西汉铁剑和1颗战国时期的料珠。专家称,这对研究西汉时期冶铁技术和古代玻璃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次出土的铁剑,是1把窄叶剑,剑长105厘米,外有木剑鞘,剑形漂亮,剑锋很细。据宁波市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南水北调考古工作队领队李永宁介绍,该剑出土时,是放在棺材上面的,剑鞘外裹层麻布,和它放在一起的还有1把铜勺。该剑以年代...
记者昨日(6日)从晋城市文物部门了解到,在市区文昌西街南部普查小组发现一处遗址,根据其出土物判定,确定为战国时期遗址。 该遗址西邻晋城市泽州一中,南接泽州县南村镇杨洼村,东望晋城市烈士陵园。遗址东西宽约70米,南北长约200米,遗址面积约1.4万平方米。在一处断面上发现文化层,厚约0.6米,文化层内陶片遗存比较密集,文物工作者在其中采集的标本有罐、盆等器物残片,多为泥质灰陶,陶片上有粗绳纹、细绳...
符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银、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这件战国时期秦国的杜虎符通高4.4厘米、通长9.5厘米,1975年于陕西省西安北沉村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这件杜虎符是现存最早的一件调兵凭证,一符剖为左右两半,右边留存于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统兵将帅保管,使用时两半相合,即为“符合...
战国晚期的青铜匕首 西汉早期的铁剑 战国墓中的料珠 日前,记者与宁波考古所的相关负责人一起赶赴千里之外的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龙口村考古现场。在满是文物碎片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已经4个月没有回过家的李永宁和许超。 李永宁是个爱说爱笑的人,爽直的他见到“家里人”后,话匣子就一直都没停过。他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住着的这栋裸露着水泥墙面的两层小楼,前面对着的就是...
行宫遗址现场发现的陶仓。 比10个足球场还大的一处战国行宫遗址,日前在宝鸡千阳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同时发现的还有壁厚达7厘米的陶水管以及水仓、水窖、板瓦、筒瓦等物。有关专家认为,此处遗址规模大,内涵丰富,是宝鸡地区罕见的战国行宫遗址,属宝鸡地区首次发现,对研究战国时期的行宫分布、建筑材料等有重要价值。 这座战国行宫遗址位于千阳县南寨镇一处台塬边,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南北长约400米...
战国错金银青铜盉 08年秋季中嘉国际拍卖公司拍出一件罕见具有创新性,造型新颖独特的战国早期艺术佳器,战国错金银青铜盉。最终以4100万元成交,此件青铜器可说是孤品中的极品。该对盉与附件组成一件完整的器具(共九件组成),柱高66cm,宽57.5cm,盉通高29cm,口径9cm。球冠状底座,外围有四个套环。座上分别有错金银云纹、绳纹、螭纹等。座上部中心一圆柱,上有错金银三角云纹和螭纹。柱上端一圆雕...
资料图片:战国编钟 “嗓子”变哑的战国编钟,经过现代激光技术巧妙修复,又恢复了悦耳“歌喉”。 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与湖北省博物馆合作研发的“中国双音钟形声复原技术”,解决了世界性出土古铜质乐器复原难题。
香港文汇报今日刊文称,在淄博市临淄区北郊,有块高地叫梧台,因周围遍植梧桐而得名。相传,这里是当年齐国议事大厅的所在,史称梧宫。可以想见,在这个高台上,应该建有一座殿堂的,齐王与文武百官在这里议事或宴请来宾。据刘向所编选的《说苑》记载,战国时期,就是在这个议事大厅里,曾发生过一场有趣的口水仗。 楚国派使者到齐国,齐王在梧宫设宴款待他。楚国的使者看着让梧宫得名的梧桐树,惊奇地说:“好大的...
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县的马家塬战国墓地车辆有望整体搬迁。记者获悉,10月18日至19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天水市主持召开了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车辆保护及搬迁方案专家论证会,再次邀请从事考古和文物保护的专家,对甘肃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和陕西考古研究院提交的方案进行了论证。 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县的马家塬战国墓地于2006年发掘以来,因其规模大、规格高、形制独特等备受各界关注,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
几天前,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六名考古人员来到珠海办事处祝家庄村进行遗址考古发掘。经过几天的努力,考古队的专家已经确定此遗址为战国时期的城池,按规模来看,在当时已经是非常繁华了。 11月2日,记者赶到考古现场看到,地上有八个整齐的矩形坑,坑中有圆形的锅状大坑,也有一些细长的平行道,在挖出来的土堆旁还堆积着一些碎石破瓦。 据一村民介绍,传说这里当时是一座城的城顶,后来由于发大水,城里的人被迫迁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