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此幅《秋林舒啸图》(见左图)为清代画家颜峄于乾隆六年(1741)创作的作品。此作为绢本、设色,纵140厘米,横81.8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图中左下角款署“江都颜峄时年七十又六”。 作品描绘的是秋季山林的景色。秋天通常被人们形容为凄恻、悲愁的季节,而《秋林舒啸图》则是以欢快、赞美的情绪来绘制的。图中山石嵯峨,坚韧峭拔;古松遒劲、盘交如虬;流泉飞泻、湍流激荡,仿佛可以闻得松风泉鸣之声,焕发...
8月19日,“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亮相。 此次文物展汇集了来自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等19家意大利博物馆的231套、500余件珍贵藏品,其种类囊括了石雕、青铜器、陶器及金银器,其中不乏“阿波罗头像”“黑像式狄诺斯瓶”等国宝级文物。 据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以“地中海的黄金时代”为主题,分别由“地中海的历史和神话”“埃及法老...
“明月入怀·中国团扇文化印象展”将于9月26日—11月26日在和杭州扇博物馆临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扇博物馆主办,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馆、萧山博物馆联合举办,并得到了藏家蔡念群和李超德特别支持。 这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团扇文化的专题展览,共计展出180余件,其中一些珍稀展品是首次公开展示。团扇是中国的原生品。以竹木为架、织物为面的圆形扇子,自汉代源起以来,...
广州博物馆馆藏明代犀角荷叶杯,高7.2厘米,口径15.3×9厘米,底径5.5×5厘米,犀角质,撇口,杯口为荷叶状,内壁阴线刻叶脉纹,外壁浮雕含苞待放的荷花、荷叶及枝梗,杯足以镂雕技法雕刻出荷叶及枝梗缠绕等图案。此器造型浑圆厚重,技艺纯熟,为明代犀角雕刻艺术中的精品。 作为珍贵的牙角料之一,犀角最开始是与动物崇拜相关联的。据记载,古人曾将犀牛作为崇拜的对象,认为犀牛可以辟邪、镇凶、保平安;而作...
明石湾窑三彩狮子,广州博物馆一级文物,造型以广东地区民间所舞的独角狮为原型,两眼圆睁、双耳高耸、咧嘴露舌。整个狮子呈蹲坐姿势,左足踏球,头有一角,双耳则高耸至头顶,双目圆睁,口大张,舌头外露,颈上系有二铃,尾巴蓬松往上竖,通体施三彩釉,间有黑釉,栩栩如生,具着强烈的美术感和装饰效果。该狮子民间艺术韵味十分浓郁, 色彩漂亮、活灵活现,一般装饰在屋脊上及两头。 狮子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因其相貌威...
赤橙黄绿青蓝紫,明清两代景德镇的窑工烧制了许许多多颜色釉瓷,黄釉在明清时代有着特殊的意义。黄釉瓷器有全黄的 (器内器外皆为黄色),有半黄的 (器外黄色,器内白色)还有黄底上加五彩、加珐琅彩、加粉彩的等等。黄釉在拍卖市场有着不俗的表现,其价位高的已达数百万元。只要是官窑,只要是精品,这个价位上应该还有潜力。 明清帝皇钟爱黄釉 黄釉的滥觞期在唐代,其时黄釉瓷器发色不稳定,也较为粗糙,故只在...
在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精品陈列厅中,摆放着一件精美的瓷器珍品,非常引人注目,这就是长武县博物馆旧藏的青花人物罐。 罐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18厘米。通体厚重浑圆,丰肩,鼓腹,腹自上至下渐收。足直下至底,平底,矮圈足。通体施以青花纹饰。采用颈、肩、腹、胫四段分开的装饰手法,自颈部至足部以三道卷草纹带将整个罐体纹饰分为四层:第一层,在颈部饰有一周狭窄的缠枝菊花纹带。第二层,在肩部饰有缠枝莲...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给人们讲述了丰富多彩的故事。著名的赤壁之战确立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人们塑造了周瑜、诸葛亮等一大 批智勇英雄,他们弹指间灰飞烟灭的气概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骚客吟诵称颂,同时也成为抱才怀德之士追仿的偶像,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少年得志,然而因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屡屡遭贬,先后被贬官到杭州、湖州,境遇不佳,仕途不畅。作为诗人的苏轼常常通过 ...
宣德一朝窑业兴盛,上承永乐之品质,于短暂的十年里却铸就中国陶瓷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传奇,为有明一代官窑瓷器艺术之典范,开创之功甚伟,集古今之菁华,融中外之风格,器类式样之丰富,釉色装饰之广泛,为此前所未经见,隽品迭出,尤为精绝,其中青花一项,色泽深翠,式样精妙,备受后世推崇。 中拍国际2011瓷珍雅玩拍卖会中推出的此件“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即为此中之佳例,为斗笠葵口式,造型别致,自见...
明宣宗朱瞻基为史上寥寥可数擅长文艺和献身于仁政的儒家君主,执政十年,“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史称“仁宣之治”。每于万机之暇,宣宗皇帝寄情于各式文玩,以致彼时雕漆、 范金、织绣、制墨、埏埴等诸类宫廷工艺品成就斐然,皆称后世同类之典范。其御瓷一项,承前朝之辉煌,更为精进,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创新发明极...
高36.5厘米。器呈八葵瓣式,口沿下双长方框内青花横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通体绘青花五彩纹饰。 五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彩瓷品种之一,陈浏《陶雅》记有“五彩能力最大,纵横变化,层出而未有穷也”。万历五彩瓷造型新颖别致,纹饰缜密,绘制精湛,施彩艳丽,尽展万历瓷器“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务极华丽”的艺术风格。花觚是万历时期的典型器物之一,造型多样,有圆形、葵瓣式、四方、六方、出戟等式,装...
口径15.5厘米。通体以青花五彩为饰,内心绘正面龙纹,外壁绘仙人渡海图,描绘出一幅天外仙境。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此碗为万历五彩瓷代表作,胎体轻薄,画面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红黄绿诸色纯正,对比强烈,加之浓艳的青花相托,更显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口径16厘米。通体绘青花五彩纹,盘心绘张天师驱五毒图。五毒有蟾蜍、蝎子、蛇、蜈蚣、壁虎,辅以松树、花草、山石纹等。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有关张天师的传说可追溯到宋代。张天师即张道陵,西汉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实际创立者。随着道教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作为道教祖师爷的张道陵也逐渐被神化,奉为降妖伏魔、辟邪驱凶的神明。
唐寅,即民间传说中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人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坛上,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这幅画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萧瑟秋风中手拿团扇心情惆怅的女子的情态,并通过题诗,隐喻式地抒发了他对怀才不遇,世态炎凉的感慨。
《琵琶行图》立轴,纸本,墨笔,纵154厘米,横46.6厘米。(明代)郭诩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郭诩 (1456—约1529),字仁弘,号清狂,泰和(今属江西)人。他淡泊仕途,弘治年间被征入京师,授锦衣官,坚辞不就。唯致力于诗文书画创作,擅长山水、人物,笔墨简括,富有情趣,为时人所重,与同朝代的吴伟、杜瑾、沈周称誉画坛。 《琵琶行图》是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意创作的写意人物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