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政府12月8日晚在莫斯科议会剧院举办“2016莫斯科修复”颁奖典礼,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因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荣获“修复项目优秀组织工作奖”和“优秀修复项目奖”。 莫斯科文物局局长叶梅里亚诺夫在致辞中说,文化传承是一项永久的事业,离不开成百上千修复工作者的倾情投入,离不开各个政府和民间机构的大力支持。中方高质高效完成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作,为莫斯科文物修复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资料图 12月3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承接的“新疆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结项报告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召开。 会议由新疆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乌布里•买买提艾力主持,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王炜林,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5位专家以及陕西历史博物馆、新疆博物馆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代表及专家...
由萧寒执导的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本月16日全国上映,昨日,导演萧寒和文物修复师史连仓现身重庆,与观众分享自己拍摄的幕后。萧寒表示自己推出电影版,除了想完成自己的夙愿,也希望有更多观众能够走进影院看看这种类型的影片。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今年元旦播出后受到观众一致好评,电影版则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故宫里木器组、钟表组、字画组、陶瓷组、漆器组的修复师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片中增添的一些日常...
《我在故宫修文物》剧集版今年初在央视热播。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将定档12月16日上映。萧寒导演表示,此次电影版的发布,一方面是为了回应粉丝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能让纪录片作为一个真正的电影类型走进中国的电影市场,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他希望大家能够再度关注渐渐被忽视的工匠精神——对于博物馆来说,在这些技术层面的“手艺”之上的,实际上是对文物,对中华民族文化瑰...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近日透露,今年故宫开放的面积比例已经达到了76%,12月26号将正式开放故宫文物医院,展示文物修复过程。 单霁翔表示,故宫文物医院是文保科技部的展示区,它从2014年底就启动了建设。建成后的建筑长度是361米,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物修复中心,它将作为常规展览场馆向公众开放。单霁翔介绍,文物修复是故宫文物保护的一个重要的项目。故宫一位文物修...
11月3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于北京召开的“APEC全球创新者大会”上透露,今年故宫开放面积比例已达76%,12月26日将正式开放故宫“文物医院”,展示文物修复过程。 单霁翔表示,故宫文物医院是文保科技部展示区,于2014年底启动建设。建成后的建筑长度达361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物修复中心,将作为常规展览场馆向公众开放。 “我们要让文物修复大师走到前台,让百姓走近文物修复...
四川博物院作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现存古籍善本4万余册,门类齐全、年代久远、存世稀少,已形成完整体系,是四川博物院资料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价值。但受四川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古籍保存条件制约,古籍文物存在酸化、虫蛀、霉斑、开裂、污染等多种病害,严重威胁古籍的生存。为此,该院古籍保护技术人员针对古籍善本的现状,设计完成科学的保护方案,制定长期的修复计划,逐年分批完成川博院藏古籍...
专家实地勘察、验收。李尚鸿/图 文物修复旨在修复破损,恢复其原貌。那么,修复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完成呢?10月29日,2016年山西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结项验收及立项评审会在太原举行,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国科技大学等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听取了书画组、金属组、石质陶瓷组等19个修复项目的汇报,并赴山西博物院艺术中心对部分文物进行了实地勘察与...
10月10日至12日,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召开,本次会议就诸多业内外的疑点、痛点展开讨论。本报上周就与会专家学者对书画文物修复的实践、经验与读者进行分享,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期将呈现文物修复的原则、标准及关乎行业未来发展的讨论。 在本次研讨会最后一日召开了圆桌讨论会,如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王霖在讨论会开场时所预期的,“针对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在今...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副会长贾文忠 近日一篇《毁文物的女孩儿,如何就成了网红女青年?》疯狂席卷了朋友圈,对文物粗放保护的问题,从微博到微信引发了热烈地讨论。尚未取得修复资质的实习生在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独自修复山西广胜寺的壁画,此事让广大网友纷纷质疑,这是在修复文物还是在毁坏文物? 就当前普遍存在的文物修复方法不当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副会长贾文忠。...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副会长贾文忠在工作中 近日一篇《毁文物的女孩儿,如何就成了网红女青年?》疯狂席卷了朋友圈,对文物粗放保护的问题,从微博到微信引发了热烈地讨论。尚未取得修复资质的实习生在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独自修复山西广胜寺的壁画,此事让广大网友纷纷质疑,这是在修复文物还是在毁坏文物? 就当前普遍存在的文物修复方法不当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副会长贾文忠。...
11日,记者从在自治区博物馆召开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馆藏阿斯塔那出土彩绘泥塑文物(二期)修复保护论证会”上了解到,本次论证会作为自治区博物馆继馆藏泥塑文物修复保护项目一期后开展的第二步,标志着新疆可移动泥塑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等与会专家,肯定了自治区博物馆目前在新疆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并...
日前,由中国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包头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来自全国90多个单位的200多名文物修复保护专家学者和从事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文物修复与工匠精神”的主题展开,共同探讨文物修复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方法,积极推动国内文物保护工作科学化...
近日,位于辽宁绥中、有着“最美野长城”之称的小河口长城,被网友曝光称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大段宏伟的长城变成了硬化路面,与原来的地面材料、地面工艺都不一样,失去了长城原有的面貌。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兼文物局局长丁辉称,修缮的目的是为了抢修保护,但确实修得不好看。国家文物局介入调查后确认,锥子山这段野长城,在2013年至2014年修缮时,施工方确实使用了水泥,并且施工粗糙。 对于全...
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骂倒秦。在民间的口口相传里,弱女子风骨凛然。今天,又有一段关于长城的“公案”——虽然此长城非彼长城,虽然保护还是毁灭的疑问里真相扑朔迷离,但公众依然要问:用国家1000多万元的补贴资金,修来修去就干了个“抹平”的活计? 在郭德纲师徒相互“手撕”的时候,很多人似乎是“吃瓜的”,但在辽宁绥中县锥子山明代长城的“修复”事件中,公众对真相的追逐,让问题的“皮”一层层被扒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