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的编钟 曾侯乙编钟出土震惊世界 1978年,随县(今随州市曾都区)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铸造于战国早期的编钟。它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以其铸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广,音色之美,被称为“稀世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观”。该编钟现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是20世纪中国最...
专家乐得手舞足蹈 在发掘曾侯乙墓时,在其墓内东室喜讯频出,作为宴乐场所的中室则一直没有曝出惊人消息。 当中室水位下降的时候,盗洞渗漏下去的淤泥把一坑积水搅得浑浊不清,能见度很差,给中室的清理小组带来不快。 “水已降20厘米了!30厘米了!怎么还不见精彩的东西露头呢?”一名小伙子急了,“换个大的水泵来抽水吧!” “不行!最先出水冒尖...
我们的祖先不仅用铜制造了劳动工具和炊器,而且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音乐,在陶钟的基础上,铸造了铜编钟。在世界音乐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建国以后,我国考古工作先后在陕西、河南、安徽、四川、山东、河北等地发现了西周至战国时代的铜编钟。1977年9月,解放军某部在湖北省随县(现为随州市)县城西北约三公里处擂鼓墩的地方,兴建营地,发现了一个战国早期的特大墓葬——随州曾侯乙墓。被人们誉为地下乐...
1924年,逊清皇室将一套重达万两的黄金编钟典卖出宫,国宝从此流落民间。 有人曾在前门外的一座洋楼里见到过这套金编钟。后来金编钟又在天津的一栋银行大楼里昙花一现,随后便神秘地消失了。 在此后的数十年间,众多军阀、政客对金编钟垂涎三尺,四处打探。谁是知情者?谁又是暗中保护金编钟的人?他们的命运又如何与金编钟共沉浮? 王朝没落,金编钟被典卖出宫 说起金编钟的历史,还得追溯到乾隆年间。 公元1...
1978年1月,原宝鸡县太公庙村村民冉怀绪在自家的后院断崖上取土时,发现一套青铜乐器,计有秦公钟5件、秦公镈3件,宝鸡市博物馆得知消息后前去清理。发现出青铜器的地方在村前老城墙外的一处断崖上的窖穴里,窖穴距崖面约3米,5件青铜乐器在窖内一字形排列,3件镈围绕钟作半圆状。 出土的这套乐器为秦宫室重器,5件秦公钟的形制是一致的,惟大小有差。最大的通高48厘米,重24公斤;最小的通高27.6厘米,重6...
16日,173件距今2000多年前的先秦青铜编钟在大钟寺博物馆亮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以出土青铜编钟为主题的大规模精品文物展。据大钟寺博物馆馆长助理庾华介绍,这批展品分别来自山西、河南和湖北三省,仅一组河南出土编钟是复制品,其余均是真品。 据介绍,此次展览的编钟共有10套,其中的一个“亮点”是擂鼓墩二号墓编钟,它出土自曾侯乙夫人的墓穴,共有36件,与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只...
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几乎都被《九连墩纪事》展览吸引。不过许多人不知道,有了现代科技的“尖板眼”,九连墩编钟才能实现外貌与声音同时复原。 这项成果便是由华中科大与省博物馆联手,胡家喜等人共同完成的“中国双音钟形声复原研究”,将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引入编钟修复,使修复标准从“形似”提升到“神似”,开辟...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富平县两村民日前在挖水渠时,意外发现了黑瓷罐包裹的明代编钟、铁矛和耳挖等文物,并主动上交到文物部门保管。 7月21日下午,富平县留古镇贺兰村54岁的村民赵楚良在自家自留地旁边挖下水渠时,在泥土中发现一个黑瓷罐。当他意识到瓷罐可能是文物后便停止了继续挖掘,立即叫来在不远处劳动的另一村民一起将瓷罐刨出。赵楚良发现的瓷罐约有50厘米深,里面还套有一个小罐,他们打开小罐子后发现...
仰卧,侧身,屈着下肢……,19具尸骨埋藏深坑,他们中既有妇女儿童,又有壮年男子,甚至还有装在瓦罐里的婴孩。考古专家的一次偶然发现,无意中看到了两千多年前发生在三峡朐忍古城中的惊人一幕。 他们是死于战乱、瘟疫、祭祀?诛灭九族?还是一次骇人听闻的谋杀?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工作队昨日称,他们正联合国内多家机构和同行,希望早日解开这些汉代三峡人的死亡之谜。 编钟附近发现人骨...
昨日,随州市文物局对发现编钟处回填的土方进行再次挖掘,搜寻可能尚未被发现的文物。同时,据知情者称,又有人上交了6个编钟,但相关部门否认了这一说法。 昨日上午,在发现编钟的随州市迎宾大道火车站配套工程还建房工地,原有的挖掘机均已撤离工地,现场只有一台挖掘机还在工作,施工人员正熟练地操作机器挖掘早前回填的土方。随州市文体局的工作人员和施工方代表在一旁督查。经过一天紧张细致的工作,未发现任何文物。 ...
编钟故里又现编钟。6月23日,随州城区一还建房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挖出多个编钟。文物部门进入现场前,已有部分编钟流入民众手中,警方接警后迅速介入,已于昨日追回3个小编钟。 昨日下午,记者在随州市迎宾大道火车站配套工程还建房工地看到,数台挖掘机已经停工,工人在一旁歇息。随州市文体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王良成介绍,23日上午10时30分许,他们接到工程指挥部报告,称施工过程中挖出多个编钟,该局...
青铜器 “林州市龙源世家住宅小区建设工地发现战国古墓群,目前,文物部门已挖出了一大批青铜礼器。”昨天,读者常先生打热线说,在出土的数百件珍贵文物中,仅战国编钟就有3套20余件。 大水晶环十分罕见 当天上午,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这个战国墓群位于林州城东北部,墓葬排列密集,皆为中小型土坑竖穴墓,多数为东西向,深2至9米不等,墓葬面积3至20平方米,总面积2000多平...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梅纽因曾说:“我们再也听不见古希腊的乐器能有什么样的声音了,只有中国的编钟,还能把2400多年以前的乐音再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乐大家、湖北省歌舞剧院民乐团团长张红阳说,“国宝编钟不仅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更是一件反映中国古代高超青铜铸造技艺的重要文物。” 5月21、22日晚,福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乐演奏会《编钟国乐》将在福建大剧院举...
参观者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曾侯乙编钟。新华社资料图片 记者程敏/摄 “出席”《天天向上》节目录制用的曾侯乙编钟是真家伙吗?湖北省博物馆市场部主任马业平透露,其实它是套复制件。但别看它只是复制件,曾经花费5个领域的专家近3年时间才制作完成,“国家文物局负责人曾说它够得上‘国家二级文物’”。马业平说,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总共也就演奏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